貴在把握市場真需求
“作為過來的創業者,現在的投資人如何看待當前的市場機會?對于創業者有哪些建議?”面對記者問題,楊鐳走到辦公室的另一端,翻動大紙板:“這是我們前幾天討論過的話題。大范圍來說,我們看好TMT、新能源、清潔技術、連鎖飲食以及醫療健康等領域。”
“對于創業者業說,要能及時、準確地找到一個用戶需求,并且這個市場足夠大,這里面要注意兩個維度:一個是市場規模的大小,一個是市場啟動的時間。解決好這些問題后,就是執行力了,執行力跟團隊聯系在一起,市場與團隊的聯接點就是商業模式。”
“一個好的企業家對市場要有一種獨特的敏感度,能把握市場的真正需求。對內來講,要有足夠的品德、胸懷、領導力。怎么帶團隊前進、團隊的執行力如何,這都與創業者有很大關系,如燒錢比人家多,競爭對手就活得長。”
“作為投資人來講,這幾類企業我是下不了手。有的企業行業里做到第一,年收入就是1000萬,這樣的企業市場規模太小。另外就是市場足夠大,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此外,一個企業的創業應該是一個團隊,或至少要有兩個領軍人物。一個是管理型、銷售型、公關型的,另一個是研發型的,產品型的。單獨一人來融資,幾乎不考慮。”
對于即將推出的創業板,楊鐳認為選擇優秀的企業是非常重要的。他說,中國有很多企業做不了“巨人”,但也要給它們一個融資渠道。如果創業板很難體現融資價值的話,那就失去了建立創業板的價值。如同池和魚的關系,池要深要大,才能養活更多的魚。而這與最初上市企業的質量有關系。若是一開始就能選擇一批優秀的企業上去的話,可以給投資者信心,才會有足夠資金進入創業板。
后 記:
對于中國來說,最缺乏的不是創業板,而是從零開始奮斗的創業家精神和孜孜不倦追求對客戶和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的企業家精神。在楊鐳的身上,除了所有創投人的職業素養外,記者深深感受到他對于種子期、初創期企業的關注,這種關注甚至超過了對于投資回報率的關注,希望做成事情、做出幾個好企業的心態遠遠大于贏得高額回報的心態。
今天的中國,正有越來越多的創業企業家在成功之后走向資本領域,成為投資者。他們身上的創業情懷、企業家情懷無疑是在這個時代最寶貴的一種精神。這些創業出身的投資人在對企業投入資本的同時,無疑也在潛移默化中向后來者傳遞著比資本更寶貴的——創業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
——訪領航資本董事總經理楊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