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概念不等于產品。
綠色食品、生態養殖、環保產品......很多的創業者都會對自己的產品賦予很多時髦的概念,但概念終究只是概念,是否真的能被消費者接受和承認,關鍵還看產品的品質。
產品的生產、包裝和銷售都是容易的,對消費者的引導和教育是最難的。所以,如果沒有真正過硬的產品,不如踏踏實實地就把自己當成個普通賣菜的、養雞的、做塑料加工的,想想如何在現實的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能會活的更扎實。
六、手段不等于目標。
舒適的生活是目標,買房是手段;出行方便是目標,買車是手段;家人幸福是目標,創業是手段。但現實中,很多人把手段當做目標,最終買房做了房奴,有車到處擁堵,創業不是拖累了全家,就是家外有家。人最可悲的就是當你付出一生的努力覺得你擁有了一切,卻發現所有這一切都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七、股權不等于激勵。
初創業者多喜歡給團隊成員出讓股份,覺得這是最好的激勵和留住人才的方式,而且顯示了自己的大度。 其實,初創企業的股份是最不值錢的,也是最昂貴的。不值錢是因為初創企業的死亡率高達95%以上,股份不能帶給人任何預期;昂貴是因為一旦企業殺出重圍快速成長,哪怕是萬分之一的股份也代價高昂。所以,對于初創企業,最好的激勵方式就是真金白銀,像牛根生先生所說:“財散人聚,財聚人散。” 其它還有諸如優秀的培訓師不等于好校長、毛利不等于盈利等等,在此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