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寫過一篇文章《何處尋找大智慧》,對創業者來說,無所謂大智慧小智慧,能把事情做好,能賺到錢就是好智慧。
京城白領沒有幾個沒有吃過麗華快餐的,京城的大街小巷,經常能看見漆著麗華快餐標志的自行車送餐隊。麗華快餐由一個叫蔣建平的人創立,起家地是江蘇常州,開始不過是常州麗華新村里的一個小作坊,在蔣建平的精心打理下,很快發展為常州第一快餐公司。幾年前,當蔣建平決定進軍北京時,北京快餐業市場已近飽和。蔣建平劍走偏鋒,從承包中科院電子所的食堂做起,做職工餐兼做快餐,這樣投入少而見效快;由此推而廣之,好像星火燎原,迅速將麗華快餐打入了北京市。假如蔣建平當初進入北京依循常規,租門面招員工拉開架式從頭做起,恐怕麗華快餐不會有今天。
談到商業謀略,梁伯強是最令人敬佩的一個。梁伯強想做指甲鉗,在國內卻找不到過硬的技術,找來找去,他發現韓國人在這方面行,技術好。可是韓國人一向摳門,對自己的技術看得很嚴。公開向韓國人討要技術肯定不行,出錢買人家也未必肯賣。為了從韓國人那里偷師學藝,梁伯強想了一個曲線救國的辦法。第一步,他先想辦法成為韓國人的代理商,為其在中國內地批發銷售指甲鉗。這樣既建立了自己的指甲鉗銷售網絡,又取得了韓國人的信任。
第二步,在取得韓國人的信任后,梁伯強便開始找借口,說韓國人的貨這不行那不行,質量不過關,產品老崩口,天天找韓國人的麻煩,把自高自大的韓國人氣得不行。最后為了證明自己的產品質量過關,韓國人竟在一怒之下,將產品生產材料和工藝流程都告訴了他。梁伯強一聽大喜過望,立刻自己開打,非常小器·圣雅倫于是呼嘯出山,一亮相就獲得滿堂彩。
梁伯強偷藝的故事,不禁讓人想起華人第一首富李嘉誠。李嘉誠當年未發跡時,為了獲得塑料花的生產工藝,也曾到意大利演了這么一出。看來,財富強人有時在財富智慧上也是驚人的相似。
謀略或者說智慧,時時貫穿于創業者的每一個創業行動中。王傳福做比亞迪,別人都是用整套的機器代替人力,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用大量的人力代替機器,只在不得不用機器的少數幾個環節才使用少量的機器。原因在于,王傳福知道,作為一個勞動力供應的大國,中國工人的人力成本遠低于購買成套機器設備的成本。使用人力代替機器,雖然使比亞迪的工廠變得不那么好看,顯得不那么現代化,但卻把比亞迪的生產成本一下子降了下來,低于主要競爭對手日本人40%。憑借價格優勢,比亞迪在世界市場橫掃千軍,將日本人打得稀里嘩啦。王傳福也在短短數年之內,積累了巨大的財富,進入了《福布斯》中國富豪榜,2002年排名第41位。
謀略,說白了就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韋爾奇和通用的6個西格瑪席卷中國企業界,中國企業界人人奉韋爾奇為神靈,奉6個西格瑪為圭臬時,一位創業家說了話。他說:在我的企業里,在我目前這種狀況下,我只需要3個西格瑪、4個西格瑪就足夠用了,如果一定要我在我的企業里推行6個西格瑪,那么我的企業必死無疑。現在,這家伙的企業做得很不錯。
對于創業者來說,智慧是不分等級的,它沒有好壞、高明不高明的區別,只有好用不好用、適用不適用的問題。當年謝圣明帶著紅桃K一幫人,在農村的豬圈、廁所上大刷廣告時,遭到了多少人的嘲笑。但是,如今在豬圈上刷廣告的謝圣明已經成為了億萬富翁,而當年那些訕笑他的人呢,當年怎樣貧窮,如今依然怎樣貧窮。我們歸結創業者智慧:不拘一格,出奇制勝。作為創業者,你的思維是否至今依然因循守舊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