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謹獻給那些正欲創業和正在創業及創業失敗了的經理人。――沒有創業過的人,永遠不會體悟創業究竟意味著什么……
年終歲初,正是職業經理人,尤其是高級職業經理人欲動之時。往哪里動?無非有三個選擇:一是內部調動;二是跳槽;三是創業,換一種職場角色。
職場中有創業念頭的經理人很多,付諸實施的也不少。有許多經理人,尤其是剛剛30出頭的經理人會認為:在當今的社會不創業,就如同白來世界上走一遭!因為太多賺大錢的老板水平比自己差遠了!他能成我怎么就不能成?于是說干就干,轟轟烈烈的創業開始了,其結果如何呢?
由于我做獵頭顧問工作的特殊性,幾乎每天都是英雄眼前過,而創業失敗歸來的英雄可謂是數不勝數。總結經理人創業史會發現:經理人創業的頭三年,生活質量下降者是百分之百;在兩年之內創業失敗,關門破產倒掉者占九成;真正能熬過三年的非常稀少。
每一個創業失敗者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其中一位名叫M郭的CFO創業失敗歸來后的無限感慨,頗值得我們品味。
200萬就這樣打了水漂?
一日,經朋友推介,M郭先生約我到一家茶社聊天。下面是我們對話的內容。
M郭:“我今天就想請您幫我做一次職業輔導,并推薦一份工作――月薪5000元就行!”
筆者:“看您的資歷,月薪可不應是這個數……”此前M郭做過一家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區某一公司的財務總監,年薪曾到50萬;六年前到國內一家頗具規模的民營企業做CFO;2004年夏天,自己開始創業。
圍繞這區區5000元月薪訴求的來歷,M郭給我講述了他的創業經歷。
創業前,他所擔任過CFO的那家民企,鼎盛時在業內名列前茅,年銷售額近8億元。后來老板(董事長)撤資不干了,無奈中,他就和該公司的總經理、營銷副總三人組成了創業團隊,注冊了新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原總經理是第一大股東,占60%股份,做法人代表;他是第二股東,占30%股份,主管行政財務;那位營銷副總占10%股份,仍管營銷。他們三人帶領著原企業主要骨干人員,在同一行業內開始了創業。
然而500萬資金在不到8個月的時間里就耗得差不多了,而隨后企業每個月以20萬元的額度虧損!怎么辦?三個股東協商后繼續按股份比例投資彌補虧損。于是,M郭每個月從家里拿出6萬元補虧,大概持續了將近一年。等幾乎把家里的錢花光了,卻還見不到曙光,企業繼續虧損。M郭夫人不干了,給他下了最后通牒:“我們娘倆也不希望跟著你榮華富貴,但你不要繼續填坑了,給我們家留點活命錢吧!不論你干什么,只要每個月給家拿回來5000元錢就行。”
“這就是我今天讓您給我推薦一份5000元月薪工作的緣由……”這位經理人半開玩笑地對我說。我們接著聊。
筆者:“那您的股份后來變現了嗎?”
M郭:“變什么現?我一分沒要!”
筆者:“為什么沒要?前后共投進去200多萬,也沒個說法?”
M郭:“要什么說法?啥都不說了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