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日召開的一季度媒體見面會上,上海市國資委有關人士詳解上海市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十二五”規劃。根據規劃,上海國資委系統95%的國有資產將在“十二五”末集中到前20個大企業集團。
上海市國資委將探索從資產管理向股權管理轉變,結合資產證券化和資本運作平臺的建立運作,建立適應上市公司監管要求的國資管理模式。根據規劃,至“十二五”末,上海90%以上的國資產業集團將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產業集團90%以上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來自主業,凈資產收益率平均達6%以上。
上海將鼓勵國有企業在更大區域、更大范圍內重組聯合。對優勢企業,將鼓勵通過收購兼并、引進戰略投資者、合資合作、整體上市等途徑,聚合產業發展規模優勢。具體而言,將支持上汽、電氣、華誼、建工、上港、百聯、錦江國際、光明、上藥等產業集團做強做大;支持建工集團、城建集團、現代設計等具備條件的企業集團通過重組聯合,轉型發展成為總承包商、總集成商。
而對于不具領先優勢的均勢企業,則要引入具有技術、品牌、管理、資本等優勢的行業領先企業,包括中央企業、地方企業、民營企業、世界知名的跨國企業來進行重組,重組方式因企制宜,可以轉讓全部產權,也可以設立合資公司,或者整體改制、引入戰略投資者。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呂勇明表示,上海家化集團整體改制是國資實現整體退出的第一案。目前,上海家化集團的股權已經由國盛集團劃轉至國資委,將通過產權市場公開操作。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