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問題也要研究,我們剛開始時沒什么錢投入做基礎研發,就從電視行業里受到了很大的啟發。那時中國電網的電壓還不太穩定,如果電視廠商用好一點的元器件,設計得也好一點,電視機性能就會提高很多。所以我們就發展所謂的產品技術,就是把技術跟市場的實際需求相結合,可以提高產品的毛利率。1998~1999年時,互聯網開始普及,但普通消費者上網還很麻煩,要自己裝Modem,自己裝軟件,還要到電信機關登記才能上Cye網,我們就推出了一款電腦,“一鍵上網”,僅憑這一項我們提高了9%市場份額。像這樣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就是學習能力的一種表現。
再往下要研究管理。你要想長期發展的話,一定要做好三件事,“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做企業有點像爬珠穆朗瑪峰,你從北坡和南坡都能登頂,管理的實質是一樣的,但不管怎么樣,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套穩定的說法。聯想系的企業就堅決按照管理三要素去做。
聯想集團并購IBM的PC業務以后,取得了很豐碩的成果,營收規模上增長了幾倍,但金融危機一來,就遇到了一定問題。這時,我們堅決做出了調整,之前我已經不做聯想集團的董事長了,現在我又重新回來,楊元慶擔任CEO,我們還宣稱,聯想集團已經從懸崖邊上到了一個轉折點,馬上要進入勝利的高速列車的軌道。
我相信事實一定如此,為什么呢?我們在并購之前,就把事情想得比較明白,并購中最大的風險還是人員磨合。李書福買了沃爾沃以后,他非常聰明的是用物理并購,兩邊的業務不往一塊擱,而我們并購時是準備進行化學整合。我們的辦法是,第一任CEO一定是國際化的,我們就在邊上站著看,楊元慶擔任董事長,之后元慶很快搭建了中西合璧的班子,讓國外的這些高管能非常好地跟中國人一起合作,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我們一邊做,一邊總結,然后根據具體情況來處理,所以我覺得我們能寫菜譜。
情商不可或缺
企業家也要有很高的情商。有的人智商很高,但情商不高,不能容人,老想顯示自己的能耐。你真想做大事情,就要能跟更多的人一起合作,合作時要能讓利,這個“利”不僅是經濟利益,還有名譽等各個方面都要替合作者考慮,你才能有做統帥的能力。我們最近投資類型的業務做得非常好,一批批往外出人,就是我們把干活出人才看得很重,這跟一把手能容人能讓利有關系。
情商跟建立企業文化也有關系,一家企業最后能不能真的站穩腳跟,企業文化是最難的,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環。
聯想在1998年要上ERP,這本身對企業是極大的推動,要是沒有ERP的話,今天不可能并購IBM的PC業務。但當時我們的顧問德勤公司就講,你們做的時候要小心,在中國的大企業還沒有上ERP的成功先例。原因在于ERP里面重要的一條是業務流程重組,一定要各部門一把手連續開會才能定得下來,當時正是業務比較忙的季節,來的都是二三把手,什么事都定不下來,那就不能按期完成。這時我開了一個會,中心意思是,ERP如果做不成,公司是個什么Cye結果跟大家說明白,我記得當時自己罰薪半年,主管副總裁罰薪八個月,真耽誤事的人就開除,結果ERP按時高質量完成任務,做得非常漂亮。在公司15周年慶功會上,好幾個人用哭哭啼啼的方式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當時確實有很多困難,但是每個人都充滿了自豪,我們完成了一件人們看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其實文化就是一個軍隊的魂,一個團打得只剩幾個人,重新組織起來的團打起來還一樣,這就是文化。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所有員工都承認的東西,什么叫對,什么叫不對,大家統一認識。企業利益要放在第一位,不能謀取私利,然后還有求實進取、以人為本等等。
核心價值觀是怎么形成的呢?我現在做聯想集團的董事長,就是制片人,負責整個公司文化的形成,大家統一思想,宣傳貫徹很重要。而且要以身作則,在美國公司的墻上看到他們一條標語——“以身作則,不是勸導他人的重要途徑而是唯一途徑”,美國人把話說得這么絕,還真的就是這樣。
聯想為什么能做到?跟我們創始人以身作則有很大的關系。一開始我們特別窮,有一個副總在港商給他賄賂時,他能堅決拒絕;我原來抽了很多年煙,由于公私煙分不清楚,我們四個創始人決心不抽了,遺憾的是我只抽過兩毛錢的煙,現在的好煙一根也沒抽過。聯想前前后后有10個人被送到Cye司法機關,這說明盡管制定了嚴格的制度不允許謀私利,但還是有人不信,那就只能依法辦事。在座的各位將來創業時,公司能不能打硬仗,文化非常重要,在于你們能不能以身作則,形成好的文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