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業遇到阻礙,堅持還是放棄?
對于創業者而言,這實在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放棄意味著前期投入的損失,堅持意味著投入更多的資源。面對未來不確定的情況,不少時候增加投入可能意味著更大的損失。關于堅持與放棄的后果,曾有人進行過這樣的計算: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反復嘗試100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大約是63%。因為如果成功率是1%,意味著失敗率為99%,而99%的100次方約等于37%。但創業中的堅持,遠遠不是這么簡單。因為如果不能在每次嘗試中學習和進步,結果可能是1%的100次方,成功率變為零。
為什么放棄,為什么堅持?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討論過,個體特征、創業過程,以及所處的環境,這些因素都會對創業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在個體特征方面,已有的研究關注創業者的經驗、能力、受教育程度、社會資本、認知,以及人格等個體特征對新生創業者堅持創業的影響,強調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的關鍵作用,認為個體的這些特征能夠幫助創業者更好地管理和運作創業機會和過程,從而促使創業得以持續和堅持。換而言之,放棄還是堅持,和創業者自身密切相關。在個體特征上具有以上這些優勢的創業者,在面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時,更傾向于堅持而非放棄。
而關注創業過程的研究,則強調創業是一個動態過程,通過親身參與創業活動,創業者加深了對創業項目和環境的認識,獲取了新的信息和知識,這些新的信息與知識,升級了創業設想階段所獲得的信息與知識,成為選擇堅持或者放棄創業的依據。因此,放棄還是堅持,應根據具體創業的實踐,而非最初的創業計劃。事實上,在很多創業案例中,實際的創業行為與最初的創業設想大相徑庭的情況比比皆是。甚至包括業務與商業模式,計劃與實際都有很大出入。這非但不會對創業產生不利影響,反倒使得創業得以持續下去,增加了創業成功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創業需要與環境發生信息和資源的交互,環境特征同樣不可避免會影響創業能否堅持。不少研究表明:相比而言,動態環境下新生創業者感知到更多的市鋤會,從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堅持創業,成功創建新企業的概率也增加。這比較容易解釋為什么在一個相對變化與多樣化的環境中,創業行為更為常見,創業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因為通常在這樣的環境下,創業者可選擇的市鋤會與資源也相對更豐富。和上面談到的內容一樣,盡管創意與資源選擇可能發生了改變,但創業行為卻能得以繼續。
選擇中的理性與非理性
前期投入、心理預算、創業計劃準備、創業類型等等,這些因素也與堅持或放棄的選擇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換而言之,這些因素也會對創業的放棄與堅持產生影響。南開大學商學院創業管理研究中心,依據過去兩年面向新生創業者獲取的跟蹤調查數據,圍繞這些因素進行了深入研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