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某些創業者憑借一份商業計劃就能籌得大筆資金的奇聞軼事,不斷在滿懷激情的潛在創業者之間流傳。再加上私人風險投資公司和公共風險投資機構的推波助瀾,導致很多人認為商業計劃是成功創業的必備利器,甚至于有“創業導師”建議,“創業就是炮制好一份計劃書,然后去‘找錢’”。這類錯誤的觀點,使得大量創業教育培訓機構把撰寫商業計劃視為創業活動的核心所在,甚至一些大學課堂也將其作為培養學生創業技能的必修課。那么,創業者到底需不需要一份商業計劃?如果需要,需要一份怎樣的計劃書?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商業計劃到底多重要?
有些學者對美國著名的Inc。雜志某一年評出的500家成長速度最快的、成立時間不長的私人企業(一般不超過10年)進行過一項研究,考察這些創業者是否制定商業計劃,結果卻發現,有41%的創業者根本沒有商業計劃,26%有一個粗略的計劃,只有28%有正式的商業計劃。另外一項同樣針對Inc.500創業者的分析則發現,只有40%說曾經撰寫了商業計劃,這其中又有65%承認后來的行動遠遠偏離了最初的計劃,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計劃。
這樣的數據還有不少,有些在其他的方面說明了問題。比如:有人對百森商學院(該學院排名美國創業教育第一)1985-2003年間畢業的校友所創建的116家企業做了研究。結果顯示:創業時撰寫了正式商業計劃的企業,與那些沒有撰寫商業計劃的企業相比,在一些關鍵的成功指標(包括年銷售收入、員工數量和凈利潤)上,并無任何顯著差異!
有人可能會反駁,商業計劃雖然不會直接有助于創業者取得較好的財務業績和快速成長,但它是創業者向風險投資機構融資的必需工具,有助于創業者整合外部資源。然而,事實可能并非如此。2009年,美國戰略管理雜志一項針對1063個風險投資案子的研究顯示,商業計劃充其量在融資中扮演了微弱的象征性角色,不會對風險投資家的決策產生太多影響。其實,許多風險投資機構人士的觀點也是如此。他們每年都會接收到大量的商業計劃,幾乎不太可能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對每一份商業計劃進行系統評估。不被花哨的商業計劃影響投資決策過程,反倒是成功風險投資家的重要技能之一。
另外,很多時候創業機會稍縱即逝,當創業者為了全面考察機會的可行性而制定商業計劃的時候,可能機會已不復存在。而且,制定商業計劃會大大分散創業者寶貴的時間資源,而快速進入市場并吸引客戶,可能才是最緊迫的任務。另外,計劃還可能會使創業企業喪失其相較于成熟企業的靈活性優勢,因為計劃給創業者施加了太多的束縛,特別是當他們開展有悖于計劃內容的行動時,這也導致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商業計劃完全沒有必要。
曾任《哈佛商業評論》編輯的戴維·岡普特甚至寫了本書——《燒掉你的商業計劃書!什么是投資者真正想從企業家得到的》。他建議創業者應該轉而關注更可能讓風險投資家產生深刻印象的關鍵任務,比如:準備有效的口頭報告、清晰且給人印象深刻的提綱,以及經得起敲打的財務方案,系統性的計劃反而是次要的!
如何制定商業計劃?
這么說來,難道創業者不該做計劃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一份設計合理的計劃不僅代表著創業者對成功的強烈愿望與充分準備,也代表了創業者對利益相關者的負責態度。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采取正確的方法制定有效的創業計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