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很不錯的企業發展階段理論,比較準確的描述了企業發展的幾個階段,Cye做一點分析和解讀,希望可以對創業的人有一點啟發,從而提升一點自己的企業戰略,并準確的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
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有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技術推動階段,第二個是品牌推動階段,第三個是管理推動階段,第四個是并購推動階段。
在第一階段,主要的市場壁壘是技術,技術比較好的,價格比較便宜的,效率比較高的,比較容易占領市場,這個階段整個市場相對比較藍海和不成熟,競爭比較充分但強勢對手不多,需要靠技術和價格建立壁壘,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來占領市場。而總體毛利率要根據自己的技術領先程度來決定。
第二個階段,品牌推動階段,市場已經相對成熟,開始出現大企業大品牌,這個時候,品牌將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而更多的毛利率,則來自于品牌的溢價。因為一個競爭充分的市場,是很少有信息不對稱的,價格也相對透明。品牌的東西自然要貴一些,毛利率也高一些,而且市場占有度也會比較高。
第三個階段,管理推動階段。這個階段下,大企業的領先優勢比較明顯,行業利潤率趨于穩定,在不開展新業務的情況下,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費用的下降,將成為主要的利潤增加點,而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對企業更高層次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這個時候,可能就會有上市,之類的選擇。
第四個階段,并購推動階段。整個企業已經形成規模,組織開始逐步僵化,保持市場地位比開拓新份額更重要,整個公司的發展也趨向于保守。在自己做還是并購競爭對手的選項中,往往選擇后者,通過不斷的并購優勢企業,來擴大自己的領先地位,增加自己的新的市場份額。
這四個階段,事實上,比較清晰的說明了每個階段企業的重點。在技術推動階段,強抓管理可能費力不討好,而在品牌推動階段,專注技術研發,可能一樣是事倍功半。而從創業的角度而言,在事先的布局上,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首先,在創業啟動階段,是否存在自己的技術優勢和壁壘-----這包含了技術團隊資金等多個因素,這個市場是否還相對比較新,都是需要重度考慮的問題,這也決定了自己前期的盈利能力和發展水平。如果僅僅有價格優勢,那么這個發展可能不會太有前途,就算前期活下來,在下一步的發展中,也會有極大的瓶頸限制。
在品牌準備階段,前期開拓期中,一定要注意品牌的設立和定位,盡管這個階段,品牌不是核心競爭力,但是每個業務,都有助于品牌的設立,這樣堅持下來,就算在一定時期內,沒有賺到太多的錢,但是建立了一個比較不錯的品牌,里面有自己的內涵和傳播能力,也是無法量化的財富。有Cye品牌的堅持下去,很有可能會迎來一日的大客戶以及總體的爆發。而沒有品牌建設的考慮的話,可能一直發展下去,都只是一個外包商。這里面要說的是,品牌的形成一定要有文化內涵特質并符合行業特征和企業文化,不能隨便取一個先用著,否則,以后做大后,會面臨的很大的瓶頸和限制,導致自己發展受限。而幾乎所有大企業在國際化的時候,都會重新改變自己的logo設計,這也說明了品牌的重要程度。
對于創業企業而言,管理遠不如激勵重要,創業企業強調的是活力,而大企業才會去強調管理。強調管理的作用主要是節約成本,同時保證組織的規范化,而這些對于小企業而言,都不是核心。創業者的核心問題是激勵和市場,激勵是員工的斗志,市場自然是赤裸裸的錢。如果激勵的到位,員工都會自覺拼命干活,這種氛圍和效果,不是規定上下班時間、打卡之類,可以達到的。
并購可能很多企業一時間都做不到,不過你可以考慮被并購,這也是一個企業迅速發展的很好的方式。并購的條件就是你在某一領域有巨大或者絕對的優勢,在與巨無霸競爭對手競爭的同時,同樣可以考慮尋求并購,而并不一定要執著于自己的股份。有些時候,瓶頸的突破會讓你走向新的境界,至于你是不是老板,只是職務,并非商務的核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