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創始人的兩難選擇:是否引入職業經理人?一間資歷尚淺的公司在規模化進程中要作的一項最為重大的決策便是:應該由什么人擔任CEO?創始人或許會是一個具備獨特才能、可將公司從叢林中一路帶上高速公路的人,但在更多的時候卻并非如此,人們需要聘請資深的職業經理人,協助引領公司發展至下一階段。這一決策是真正的不成功便成仁。一切要看創始人的意愿,以及董事會是否相信,職業經理人有能力使公司從以產品為中心、尋找產品市場匹配度的階段轉入以營銷為中心、找到產品市場匹配度之后的階段。投資者總是希望由創始人來實現這一轉變,可如果創始人并不具備這種能力,通過對外求助、實現有序過渡就成了關鍵所在。哈佛大學商學院(HBS)的諾姆•沃瑟曼教授曾就這一話題撰寫過一系列案例,闡明了這個轉變過程中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這種轉變從來都不輕松。
上述決定每一個都教人費盡思量,都等同于拿公司命運作賭。聽說在這些問題上的決定有可能導致功敗垂成的悲慘結局。進展順利時,你會想讓上述決策發生得自然而然,而且取得某種程度的成功,即使只是小小的勝利。這可能意味著沿用最初的領導團隊、實行適當的產品策略以及早日脫手。
為什么上述的CYE決策每一項聽來都效果有局限性呢?這是因為,偉大的企業家都是些不畏競爭、雄心勃勃的人,他們會招徠雄心勃勃的管理團隊、顧問和投資者。一旦設想中的產品市場匹配性得到了驗證,他們就會下意識地積極行動,實現規模化。但在規模化的過程中,務必請保持明智。要讓營收從100萬美元增長到1,000萬美元,其難度并不亞于達到最初100萬美元的水平。而達到1億美元甚至更多的時候,你便真正開始躋身于大公司的行列。這會讓你周圍的人激動不已,同時也會使眾人的期望值飆升。
本文作者杰夫•巴斯岡是風投公司飛橋資本合伙公司(Flybridge Capital Partners)的一般合伙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