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蘋果在中國主要有兩塊業務—Apple Retail和Apple Online(蘋果在線商店)。Apple Retail負責中國的四家直營店,Apple Online則通過官網銷售產品,以及提供定制服務,其他形式的授權則按照地區劃分,地區銷售管理該區域范圍內的所有渠道。而變化后的市場則分為四大渠道:IT渠道(中關村、海龍、百腦匯等電腦商城),Life Style(優質經銷商),CES(國美、蘇寧等大賣場),行業經銷商和校園體驗中心。
除了直營店,蘋果在歐美的主要模式是優質經銷商和家電賣場,在香港,以Fortress為主的家電賣場渠道占了60%至70%。由于IT渠道的情況較為復雜,直營店在中國開展得也并不順利,像酷動、英龍華辰、EBT這樣的優質經銷商被蘋果寄予厚望。在酷動母公司愛施德去年舉行的公司慶功宴上,蘋果中國區總裁盧雷親自出席。
當店面越來越多的時候,員工的培訓成為季剛最為看重的事情。
在酷動CYe數碼有專門的培訓部,員工會接受各種培訓,主要包括蘋果公司的文化和溝通技巧,各種技術的運用。與其說蘋果對顧客有著天然的把控能力,倒不如相信是各種細微到極致的服務內容增加著顧客的粘性—包括對顧客服務時需要使用的語言,細微到每個字節。溫和的溝通方式被蘋果內部稱為“定位許可探詢”,即明確談話時達成的目標,讓顧客愿意接受幫助,并因需求提供解決方案。
此外,酷動數碼每周都會在店面舉行一些蘋果應用技術的教學課程,例如“如何使用iPhoto”。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季剛發現把店門前小黑板上的“iPhoto教程”改為“如何在一堆照片中找到自己”更受顧客歡迎。雖然不能把控產品,但能把產品賣得更好—“怎么做照片?”“怎么下載喜歡的歌曲?”
這些看似簡單的語言至少幫酷動數碼留下了一批顧客。季剛稱,現在每季度再次光顧酷動數碼專賣店的老顧客達到60%。
但事實上,即便是能夠成為“優質經銷商”,蘋果產品所能帶來的利潤也極其有限。有經銷商曾經抱怨過,8%的利潤有時候還抵不了占銷售額9%的鋪租成本。季剛稱,酷動數碼目前僅僅是達到盈虧平衡。但通過對消費者的數據分析,季剛發現了新的增長機會—音頻類產品是蘋果專賣店內唯一不受蘋果主件影響的產品。
2011年2月,酷動數碼開始啟動“我愛音樂,耳機萬條”戰略行動,在項目啟動之前,酷動數碼的營銷小組還專門到相關渠道了解了索尼的耳機銷售狀況,最后確定出酷動數碼門店80條/月的耳機銷售目標。這個數字相當于當時耳機銷量的四倍,被大家看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如果成功,酷動數碼門店的毛利每個月會增加超過100萬,而且能夠成為一個長期不變的品類貢獻。”季剛說。
“當時制定的計劃就是用知名的品牌,不能強求單品毛利。”季剛和采購部的同事一起修改了產品品類的規劃,在酷動平均在售的200個品類中,耳機和背殼的銷量最大,通過這次銷售,目前耳機的銷售量和原來相比增加了60%。
對于酷動來說還有一個好消息。在過去的4個季度,蘋果專賣店全球銷售額超過140億美元。RetailSails今年8月份的數據稱,蘋果專賣店平均每平方英尺帶來的收入是5626美元,超過了蒂芙尼(2974美元)和Coach(1820美元)。
“Working hard, Have fun, Love Apple”,季剛覺得這句蘋果員工口號蠻酷的。
酷動CYE如何賣好蘋果
1 對顧客進行回訪
2 重視店員培訓
3 增加音頻類產品銷售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