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惠州到香港,不過三個小時的車程,雷士照明(2222.HK) 總裁吳長江的上市之路卻走了整整12年。這位出生貧寒的“照明之王”命運曾一波三折。1998年,吳創(chuàng)建雷士,當時珠三角一帶約有三千多家照明企業(yè),惟雷士馬首是瞻。2005年,兩名大股東聯手發(fā)難要求吳退出雷士,吳卻反戈一擊奪回公司控制權。在清理門戶之后,軟銀賽富、高盛最終向雷士投資3200萬、3700萬美元,開創(chuàng)國內照明產業(yè)資本運作之先河。2010年,雷士照明赴港上市,施耐德亦認購其約9.2%的股份。“你沒經過這些,不知道什么叫度日如年,什么叫如坐針氈。”吳長江對《環(huán)球企業(yè)家》說。
Q:你從事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從中獲得的商業(yè)第一課是什么?
A:我大學專業(yè)是飛機制造,畢業(yè)曾分配到陜西漢中航空公司工作。大學的我無憂無慮,人也單純,工作后卻感覺截然不同。單位老領導曾告誡我:“小吳,記住你再能干,我不用你你也是一個廢人。”他這么說是為我好—在體制內你不能鋒芒畢露,不能張揚。強人要學會適應環(huán)境,然后才能改變環(huán)境,要懂得變通、妥協和包容。
Q:你得到的最佳商業(yè)建議是?
A:不要絕對和人云亦云,不要盲人摸象。比如風靡一時的木桶理論,說桶內盛水多少取決于短板。我卻不這么看。木桶完好無損,也沒外在水源,盛水的多少自然取決于短板。當木桶漏水又有水源時,盛水多少則取決于水桶及外在水源的大小。類似思考對企業(yè)治理很重要。
Q:你希望每一位加入公司的新員工,首先知道的一件事或原則是?
A:沉下心來,適應環(huán)境,放低姿態(tài),別把自己當回事。
Q:如何發(fā)掘潛在的領導者?
A:我通常會將其放在最惡劣的環(huán)境中查看他們的反應。例如我要招一個為我開車的司機,一開始我根本不理會,故意冷落他,將他下放到公司卡車車隊里。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我仍然不理他,但私下聽其言,觀其行。
Q:你的最艱難時光是哪一段?
A:2005年末,股東內訌,我一度被迫離開公司。但是僅過一周,幾乎全部經銷商都呼吁我回去。這時,兩位合伙人無奈只好退出,前提是必須提現1.6億。當時公司賬面上只有幾十萬元。我被迫四處找錢,甚至拆借過5分利的高利貸。那段時間,我晚上天天做噩夢,但白天還要裝作若無其事。在絕境的時候,你很容易感受到溫暖—一位素昧平生的美籍華人與我第一次見面就借我2000萬,他相信我的人品,甚至沒有抵押。靠天時地利人和,我最終捱了過去。
Q:如何組建強有力的管理團隊?
A:要懂得發(fā)現人才,用人所長。一般來說企業(yè)需要幾類人。老板像老虎,不怒自威,但是需要老鷹這樣的人在天上飛當作參謀,要培養(yǎng)狼一樣協作、執(zhí)行力強的團隊,要有不嫌家貧,關鍵時刻能抗拒誘惑的“狗”。了解每個人的性格,把每個人放在他最擅長的地方。
Q:你最不能忍受人的缺點是什么?
A:無孝道。在公司,一旦知道那個員工對父母不孝順,我肯定格殺勿論。
Q:你的座右銘是什么?
A:相信人的本性,做事先做人,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