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初,騰訊廣州研究院約200名成員,每人收到一份新年禮物——一張印有上述文字、個人姓名以及張小龍簽名的卡片,以及一臺MacAir。
這群人中的約80人在過去一年中參與了一款叫做“微信”的產品研發(fā)。這是一款通過網絡免費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通信軟件,適用于大部分智能手機。
微信在2011年1月正式推出后,其發(fā)展速度遠超微信團隊自身的預期,也超出外人的想象。2011年11月初,微信用戶數(shù)超過3000萬;一個月后,這個數(shù)字已達5000萬,數(shù)倍于其先行者、競爭對手。
2012年1月,微信的廣告出現(xiàn)在廣州街頭的公交車站牌上,除了白色線條勾勒的幾個拿著手機形態(tài)各異的小人,畫面上只有四個字“微信·生活”。這是微信在騰訊平臺之外的第一次大規(guī)模推廣。
但微信的對手仍有增無減。米聊、神聊、飛聊、翼聊、沃友、口信、友你等等與微信類似的二十多個產品,陳列在各智能手機應用商店,這些繞開電信運營商一毛錢/條收費、基于網絡的通信應用,除了省錢,還紛紛加入社交功能,試圖更進一步滲入人們的生活。
微信一躍成為繼開放平臺之后騰訊公司最大的亮點。它的成功,究竟是得益于騰訊龐大的即時通訊用戶群,還是產品本身的優(yōu)越性所致?在模仿與被模仿的角逐中,微信能火多久?
既非原創(chuàng),也非首發(fā)
騰訊2011年第三季度業(yè)績報告顯示,QQ同時在線人數(shù)已經達1.454億。熊明華(微博)透露,這其中有一半來自手機QQ。這也意味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布局,關系著騰訊的未來。
和很多產品一樣,微信既非騰訊的原創(chuàng),也非首發(fā)。他們的學習榜樣是加拿大的移動IM服務提供商Kik Interactive公司。而在微信推出之前,國內同類產品已有多種問世。
2010年10月登陸蘋果、安卓應用商店的Kik,是一款基于手機本地通訊錄實現(xiàn)免費短信聊天功能的社交應用軟件,因為上線15天就收獲了100萬用戶而聲名鵲起。隨后卻遭遇了一系列打擊——2010年11月,在收到用戶反饋之后,黑莓(RIM)經調查認定,Kik違反合約義務及責任,將其從應用商店下架;2011年6月,蘋果iOS5發(fā)布,其中最重要的一項iMessage服務,同樣可通過網絡免費發(fā)送文字、圖片、視頻信息。
在中國,互動科技最早于2010年11月7日推出“個信”;一個月后,小米科技推出了“米聊”。
而騰訊的微信則姍姍來遲。微信正式立項是在2010年11月18日,2011年1月21日先是推出了iOS版本,隨后幾天陸續(xù)出了安卓和塞班版本。
雖然慢了一拍,但騰訊早已意識到微信的重要性,對其寄予厚望。
2011年6月中旬,騰訊CTO熊明華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提到,從2009年開始,騰訊已經留意到QQ手機用戶不斷增長的趨勢。如何確保騰訊在移動互聯(lián)網領域的優(yōu)勢,是騰訊必須面對的挑戰(zhàn)。
騰訊2011年第三季度業(yè)績報告顯示,QQ同時在線人數(shù)已經達1.454億。熊明華透露,這其中有一半來自手機QQ。這也意味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布局,關系著騰訊的未來。
手機QQ,是QQ客戶端從PC到手機的平移,但它并不能保證騰訊就能高枕無憂。2010年嶄露頭角的新浪微博,就越過QQ成為不少手機上網首選的應用,給騰訊敲起了警鐘。
持續(xù)改進
把不認識的人圈到一起,成為了微信用戶增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微信1.0版本一年前發(fā)布的時候,打出的口號是“能發(fā)照片的免費短信”。但這個口號并未讓用戶感到驚喜。微信并沒有收獲預期的用戶。接下來三個月,微信團隊埋頭優(yōu)化程序,改進包括收發(fā)消息速度、流量節(jié)省等等產品細節(jié)。
經過幾個月打磨,2011年5月10日,微信發(fā)布了2.0版本,新增語音對講功能,用戶數(shù)開始出現(xiàn)大增。這功能并不新鮮,也非微信獨創(chuàng)——早在2011年1月推出的Talkbox就是主打免費語音。
不過,微信做了相應的改進。當距離感應器無感應,語音對講默認為揚聲器播放,只要把手機貼近耳朵,馬上就改為聽筒模式,方便在會議中接聽。類似這樣的改進,還有很多。
真正讓微信從國內Kik類軟件中脫穎而出的,是第一個加入LBS(基于位置的社交)元素。2011年8月3日,微信2.5版本發(fā)布,推出“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它直接將微信從熟人之間的溝通,推向陌生人交友。第二天,陌陌這款定位于陌生人交友的軟件也在App Store推出。
微信產品總監(jiān)劉樂君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說,設計“查看附近的人”功能,為用戶提供了查看附近人的頭像、昵稱、簽名及距離,初衷是讓微信走近用戶生活,以便用戶之間產生進一步聯(lián)系。譬如拼車上班,用戶可以把拼車想法寫入簽名,讓人家找到你;如廢舊物品出售,也可以把商品信息放進去,很快可以找到買家。
把不認識的人圈到一起,成為了微信用戶增長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用劉樂君的話說,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出來之后,微信新增好友數(shù)和用戶數(shù)第一次迎來爆發(fā)性增長。
微信并不是第一個想到要把手機聊天和LBS結合起來的。一個來自韓國的女同性戀交友軟件EL,2011年2月發(fā)布的1.5版本,會列出其他用戶和你的距離、所在城市,并按照從近到遠排列,方便用戶交流。
但通過QQ郵箱和口碑營銷,微信倒是第一個被更多用戶知道有這個功能的產品,此后模仿者眾,幾乎成為國內同類產品的標配。
微信產品總監(jiān)劉樂君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微信從來不擔心被模仿,也從來沒有去模仿別人,一直都是圍繞用戶需求來做產品。
但在微信的主要功能中,很難說有哪一個是微信獨創(chuàng)。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