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就是多
“做產品,少就是多。我們希望產品簡單,把一些本質東西做出來之后,其余看用戶的想象力。去掉某些功能,反而會讓用戶產生更多想象空間。”
2011年10月1日,微信發布第三個里程碑式產品3.0版本,兩個主要功能是搖一搖和漂流瓶。搖一搖是找到與你同時晃動手機的人,漂流瓶是對陌生人信息的回應,也是QQ郵箱漂流瓶功能的平移。
2011年底,微信推出3.5版本,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入了二維碼,方便用戶通過掃描或在其他平臺上發布二維碼名片,拓展微信好友。
搖一搖和二維碼,同樣也是微信在國內首創,但國外已經有先行者。2011年8月16日,來自日本的同類產品LINE發布了1.2版本,新增 Shake it!和QR碼(二維碼的一種)添加好友的功能。當然,最后二維碼功能還可以追溯到BBM身上。BBM是黑莓(RIM)開發的即時通信IM解決方案。
作為跟隨者,在細節上比前人做得更好,是過往騰訊成功產品的一貫風格,同樣也體現在微信上。比如,搖一搖的第一個版本中,搖動一下手機,視覺上男性用戶可以看到一個維納斯雕像,女性用戶看到的是大衛雕像(因為版權的問題,現改為一朵小花);聽覺是來福槍上膛聲;搖到用戶之后手機會有震動。
在改進過程中,微信團隊還面臨著更多細節的考量。
微信剛上線的時候,很多用戶反饋,希望能夠支持消息已讀狀態功能。這個問題在微信團隊內部爭論了三天三夜。大家爭論的是,微信究竟要給用戶帶來怎樣的感覺?
消息狀態,有時候會給用戶帶來壓力,譬如睡午覺的時候,收到上司發來微信討論產品問題,消息狀態變成已讀之后,上司知道你讀了這個消息居然不回,可能會不高興。最后他們的討論結果是,要給用戶輕松愉快的體驗,不做這個功能。
“做產品,少就是多。我們希望產品簡單,把一些本質東西做出來之后,其余看用戶的想象力。去掉某些功能,反而會讓用戶產生更多想象空間。”劉樂君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譬如,很多人想找異性搭訕,建議微信做一個過濾性別功能。這當然也沒有被接受。“附近的人”也是基于這樣思路,先把人綁在一起,后續事情是用戶自行想象發揮。
2011年,微信一共發布了45個不同終端的版本,平均1.15周發布一個。微信的定義已經從“能發照片的免費短信”、“最時尚的手機語音對講軟件”,變成了“最火爆的手機通信軟件”。
而這種快馬加鞭的研發速度,是在沒有盈利KPI考核的狀態下完成的。雖然沒有考核,但微信團隊一天24小時都有人在辦公室干活。微信團隊所在的騰訊廣州研究院,前臺實行三班倒工作制,每到開飯時點,電梯口擺了一長條桌的外賣盒。
在2011年12月9日的騰訊媒體開放日,劉樂君介紹完微信,出人意料地說了一番動情的話作為結尾,“每天早上叫醒我們團隊的,不是桌上的鬧鐘,而是心中的夢想。”
“離大決戰還早”
“互聯網應用一波接一波,三兩年出一個新產品,2010年是微博年,2011年是微信年,明年希望微信還能紅,將來很難說。”
回看這些聊天軟件的功能,原理并不復雜,其實是利用了智能手機的各種性能。圖片分享對應的是手機高清攝像頭,手寫輸入對應的是多點觸屏,語音對講對應的是高清麥克風和揚聲器,查看附近的人對應的是GPS定位,搖一搖對應的是重力感應器。技術門檻并不高,當一個新功能出現之后,很容易被其他競爭對手快速“借鑒”。
如何防止“被借鑒”,儼然成為同業競爭中的難題。2011年11月,神聊CEO王本睿索性在微博上公開了線控對講技術原理,并@米聊、微信,這一策略起了作用,沒有人好意思抄襲了。
而微信最讓競爭對手們羨慕的,還是騰訊這個平臺。2011年,騰訊對微信的投入約一億人民幣,這其中包括人力成本、帶寬,以及上千臺服務器。微信的系統插件,已經打通了QQ通訊錄、QQ郵箱,QQ微博等產品,表現出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為平臺型產品的潛質。
微信發展快,離不開QQ的推廣,從QQ聊天面板到QQ郵箱,不遺余力,幾乎動用一切力量。
盡管獲得了3000萬美元的投資,王本睿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神聊很少做推廣,因為“太耗錢了,我們得省著花”。
王本睿認為離大決戰還早,在無線圈子“騰訊恐懼癥”陰影下,眼下他和投資人討論更多的是如何以弱勝強,并做好了持久戰的準備。在他看來,互聯網的歷史很短,可是已經有無數大企業衰落、被取代的前例,現在看起來也許困難重重,但只要能堅持下來,移動互聯網有很多機會。
2011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大部分應用商店,手機QQ和微信在社交類別中,總是一前一后排在榜首。耐人尋味的是,手機QQ2011版,也陸續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語音對講等功能。在微信之后,騰訊又推出了視頻通話軟件微視、陌生人交友軟件搭搭,不敢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布局移動互聯網的可能。
但微信的對手不僅在國內,也在海外。2011年6月23日,NHN日本公司(NHN是一家韓國互聯網公司,擁有韓國排名第一的搜索網站Naver和最大網絡游戲門戶網站Hangame)發布的手機聊天軟件LINE,3個月下載超百萬,6個月下載量超過1000萬次,7個月下載量超過1500萬次。
LINE的用戶已經在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門、臺灣、中東之外,延伸到了歐洲,并在瑞士、澳洲、德國、新西蘭等國手機應用下載中名列前茅。目前支持日、韓、英、中、土耳其五種語言。它在日本本土還開啟了天氣預報、餐廳查找等生活服務功能。
在2011年12月9日的騰訊媒體開放日上,熊明華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不斷被發現并被滿足,“互聯網應用一波接一波,三兩年出一個新產品,2010年是微博年,2011年是微信年,明年希望微信還能紅,將來很難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