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涌現出了多個信息產業(后來的互聯網產業)的創業創新英雄,這其中包括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名譽教授威廉·米勒曾說,那個時代出現的大批信息產業創業創新精英中,有許多都是邊緣人,邊緣人求變創新的主觀動力,也可以說與社會排斥有關。
如果論“邊緣人”,日本軟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孫正義,一定程度上遠甚蓋茨與喬布斯。孫正義祖上為移居韓國的中國人,祖輩后又遷至日本,這樣復雜的族裔背景曾讓幼時的孫正義遭遇了相當困難的成長環境。孫正義不得不長期隱瞞韓裔、韓國國籍身份(孫正義婚后才加入日本國籍)。按照日本法律,外國國籍的旅日者不能充任公務員和教師這兩類職業,孫正義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在高中時就退學,赴美重新開始學業,并驚人地在美國高中就讀3周后,考入大學。
剛到美國時的孫正義之所以得以迅速升入大學,與美國教育的寬容開放傳統有關。在當時,孫正義的英文基礎不好,連升學試卷也看不懂,更別說按要求答題。但他居然直接找到校方,提出要求延長考試時間、允許他攜帶日英詞典考試的“非分”要求,美國校方負責人雖感此要求荒謬,還是向教育行政部門進行了轉達申請,終于獲批。兩周后,孫正義迎來了本不可能獲得的滿意結果:Accept(合格錄取)。這則軼事足以說明孫正義的反叛性。
孫正義升入美國的大學后,開始了堪稱瘋狂的學習。日本著名傳記作者井上篤夫在《信仰:孫正義傳》一書中就此的描述是,“無論吃飯時還是洗澡時,他都不忘學習。就是泡在浴缸里的時刻,眼睛也沒離開教科書。開車的時候也堅持學習。把講義錄制到磁帶里,用耳機收聽……漫步校園時,孫正義的打扮也很奇怪。肩背黃色背包,里面裝著所有的教科書。棉褲也是自己動手改的。他在褲子上縫了一個大口袋,里面插上了15支筆。尺乃至袖珍計算器也全塞在里面。”
這么一種瘋狂與專注相結合的努力,使得“邊緣人”孫正義1977年得以轉入美國知名的伯克利大學攻讀。
進入伯克利大學后的孫正義,非但保持了學業上的瘋狂與專注,而且也開始涉足發明與創業。他做了一款“語音電子翻譯機”,后來賣給了夏普;通過做“空中飛人”,從日本低價買進滯銷的電子游戲機,再賣到美國,得以大賺一筆。
從伯克利大學畢業后,孫正義再次作出驚人舉動,攜新婚妻子遵父訓回日本創業。軟銀創建的初期,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孫正義所做的不僅是不斷積累經驗教訓,優化對日本和全球信息產業市場的判斷水平,而且還建立了在業界卓越的信用名聲——他曾募集東芝、富士通等財團巨頭投資,因經營不善虧本,力主將各家投資財團的資金如數退回。
盡管生意屢有起伏,但孫正義對信息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判斷得很準確,不斷借收購完善軟銀集團的資產布局,并有效提升收購來的公司資產的價值創造能力,這其中投資雅虎并創建日本雅虎讓他名噪一時。1998年,軟銀在東京證交所上市,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
互聯網時代,大企業都很難完全避開信息安全危機,企業的應對處理方式往往可以反映出真實的價值觀和發展前景信息。2004年,日本雅虎452萬份用戶資料被黑客竊取,孫正義第一時間向日本警方報案,配合警方最快時間內做好有關調查工作,堅決不向黑客妥協。在警方破獲案件后,孫正義力主軟銀向用戶作出總額高達40億日元的賠償,并切實推動軟銀、日本雅虎改進用戶信息安全管理,讓企業內可以接觸客戶信息的人數從135人銳減到3人,最大限度減少用戶信息泄露的風險。孫正義的這番處理獲得了日本網民、業界、投資者的如潮贊譽,讓人看到了軟銀、日本雅虎珍視用戶利益的誠意,彌補和改善了企業形象——聯系到中國互聯網業界多家企業應對類似事件的遲緩、傲慢態度,可以說,孫正義領導下的軟銀之所以能成為一流的跨國互聯網企業,絕非運氣使然;井上篤夫將“孫正義傳”取名為《信仰》,也是有道理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