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愛迪生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后來他在這里發明了白熾燈,由此演變出今天的GE。貝爾發明了電話,于是有了AT&T。而藥劑師坎德勒發現了一種味道奇怪的飲料配方,于是成就了可口可樂公司。回顧商業史,在上世紀初期或更早一點建立的公司,往往同一個發明家和一個牛掰發明有關。而今天,發明家仍然存在,只是再想通過一個發明締造一個企業的希望卻很渺茫。創新仍在繼續,它只是由一個人在簡陋實驗室中的私人研究,演變成一群人的饕餮盛宴。
但創新仍舊是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根據GE發布的《GE全球創新趨勢調查報告》,在接受調查的2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企業高管看來,創新是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和提高生活質量的主要驅動力。創新使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資源,用更少的投入贏得更高的產出,并提供更好的技術來推動經濟增長并改善生活質量。在當今這個時代,創新尤為迫切。
創新與宏觀環境呈現正相關,那些對創新有利的市場,經濟發展的更好。調查結果顯示,當企業普遍認為政治和社會環境對創新很有利時,這些國家的GDP平均增長5.19%。而當企業普遍感覺焦慮或受到威脅的市場,這些國家GDP的平均增長僅2.32%。以色列、阿聯酋、瑞典和新加坡的高管對自己國家的創新環境滿意度最高;而日本、俄羅斯、波蘭和法國的高管滿意度最低。外部環境因素,對創新能力非常重要。
而隨著市場以及技術的不斷演進,今天,創新的內涵已經從傳統的研發新產品,到拓展新市場和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一個好的創意也代表創新。比如新經濟時代,互聯網領域的諸多奇思妙想。但是,隨著技術和競爭環境的日趨復雜,將想法、創意或一個成功的科學實驗轉化為商業成功,卻比以往復雜的多。由發明家單槍匹馬創建公司的英雄主義時代已經結束,今天的創新更多表現為一種整合多種資源的協作創新。這與今天各個產業的分工越來越細,產品的系統性越來越高,市場環境越來越復雜有關,創新更多是一群人智慧的結晶。
毋庸置疑,人的創造力是驅動創新的直接動力。個人和中小型企業的創新性仍舊可以與大公司媲美。但是傳統的封閉型創新模式已經改變,今天的創新更多地表現為幾個戰略合作伙伴之間的協作。而在全球層面上,創新繼續走向一個開放的、協作性更強的模式。
但是即便在開放創新的時代,專利保護制度的基本原則仍舊不會改變,只是局勢更加的錯綜復雜。參與創新的個人或企業都要明白的現實是,在這樣一個復雜、開放的創新體系下,需要改變和加強的是企業或個人與創新合作伙伴間達成并執行復雜專利協議的能力。復雜的專利體系將使由創新帶來的利益分配體系變的復雜,而在這樣一個日趨復雜的商業世界,談判和議價能力,將成為創新者必須掌握的技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