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資本運作的理論,國內研究者不少,我在此也不想再做過多闡釋。但在實踐中,又確實感到了人們對資本運作的窄化、誤讀甚至妖魔化。本人試圖從企業經營與管理的角度,淺談一下資本運作,并對時下盛行的幾種有關資本運作的誤區進行簡要剖析,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縮小誤區、減少誤解,還資本運作真貌。
誤區一、資本運作只是資金的運作
談到資本運作,首先必須解釋什么叫做資本。在經濟學的意義上,資本指的是用于生產的基本生產要素。它包括資金,但又不只是資金,企業的建筑、廠房、設施、設備、原料、材料等等物質資源,也是資本。從廣義上講,資本不僅是物質財富,也包括可以創造財富的無形資產,如企業文化、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
所以,不要把資本運作僅僅看成是資金的運用。當然,資金的合理與有效利用,無疑又是資本運作的主要方式。但把全部現金存入銀行、從來不利用貸款,或者押寶似地把大部分資金投資于一個公司或一個項目,都是不懂得資本運作的表現。
真正懂得資本運作的企業家,知道如何最大效用地利用手頭的資金,也知道如何借用他人資金做好自己的事情,更會知道利用資金作為杠桿放大現有資源的價值并撬動其它資源為自己的企業服務。
誤區二、資本運作只是純金融手段
有人認為,資本運作只是純粹金融層面上的操作,是由一群經過專業金融訓練的尖端人才進行的業務,企業家不必懂得資本運作。這也是不對的。
在企業上市、融資、并購和整合等專業資本運作手法中,確實需要金融專業人員的實際操作。如果企業缺乏上述專業人才,可以外包給專業人士或機構,而且,有些工作也必須交給專業機構辦理,比如審計、盡職調查、資產評估、上市承銷、財務疏理、法務治理、稅務規劃等等。
但是,企業領導人必須懂得一些資本運作的常識,以便科學決策并防范風險。懂得越多,決策效率也就越高,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除去專業內容外,足夠用于決策方面的資本運作知識,其實是可以較快學到的,比如說,如何進行多元化投資以分散風險、如何從宏觀角度進行企業估值、怎樣讀懂公司財務報表、以及在企業規劃中預估資金使用量等。
我們可以說,資本運作是資源運作的終極方式,絕不是純金融的運作,只不過主要表現在金融手段上而已。既然是資源的運作,企業領導人就必須有所知曉。
誤區三、資本運作影響實業發展
有一種說法,認為資本運作會影響實業發展,但實際情況正好相反,即資本運作是促進實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我們大力發展實業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資本運作。舉例說,我國許多企業都有良好的沉淀資產,但他們卻“捧著金碗要飯吃”,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利用現有資源,更談不上資本運作,不知道如何將沉淀資產盤活、變現。其實,這些企業的領導人只需略懂資本運作,企業的發展將會走上截然不同的良好發展道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