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兵認為,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行業特色,如同上世紀60年代大家都搶著當兵,如今的80后生于創業年代,因此大批80后放棄進入企業而著手創業,也是必然的選擇。
創業,已經成為眾多人士新的選擇,更是受到年輕一族的追捧。昨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在深圳啟動新生代創業領袖成長營項目。在昨日的啟動儀式上,中國80后唯一在紐交所上市的企業CEO、淘米網汪海兵回顧自己創業經歷時表示,自己之所以創業是因為農村孩子不創業就拼不過富二代,而選擇互聯網是因為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不拼爹的領域。
不創業沒法和富二代拼
據介紹,“新生代創業領袖成長營”除特邀9位中歐知名教授擔綱授課外,還將邀請40位中國頂級企業家及自身投資人走進課堂聯袂授課。昨日的啟動儀式來了多位投資家和成功創業者,其中“80后”的淘米網CEO汪海兵備受關注。24歲研究生畢業進入騰訊、3年后離職創業,4年后公司在美國上市,在外界眼中汪海兵無疑是一位明星創業家。而對于自己的創業選擇,汪海兵坦言如果不創業,像他這樣來自貧苦農村的孩子是根本無法與富二代比拼的。
汪海兵認為,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行業特色,如同上世紀60年代大家都搶著當兵,如今的80后生于創業年代,因此大批80后放棄進入企業而著手創業,也是必然的選擇。而之所以選擇互聯網,汪海兵坦言互聯網是當前所有行業中最不“拼爹”的行業,無論有沒有官爸爸、富爸爸,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開辟新的天地,而且互聯網也是最開放、最國際化的行業之一,包括資金、管理等各方面都可以實現國際化,最為熱門的PE等私募股權投資也都主要集中在互聯網領域。
“多堅持一兩秒、多挖三五米”
以往風云一時的諾基亞迅速衰落,而蘋果公司卻迅速崛起,科技領域的競爭極其激烈,汪海兵認為,市場考驗的是企業是否具備快速適應變化的意識,創業成功不僅僅要最快找到正確的方式,更要最早糾正自己的錯誤。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汪海兵坦言自己最初對于客戶的定位是3至7歲的小孩,但后來發現這批網上用戶數量很少,只有200萬左右,而且都是要通過父母來上網操作。經過兩個月后他重新調整了定位,重新做起。
長期以來,外界對于80后創業者都持有懷疑的態度,對此汪海兵認為,與王石等知名企業家的創業不同,80后的創業有著自身的劣勢,沒有完整的企業管理經驗,甚至對社會、對人生都沒有成熟和完整的概念與認知,但他們具有伴隨創業而成長的意識。汪海兵與很多80后創業者交流,很多人都說創業辛苦,因為給了自己特殊的符號,就是什么都要比別人多一點。“多認識一兩人、多堅持一兩秒、多挖三五米”,汪海兵表示,創業過程中光累還不夠,還更要多堅持一下,在每個專業領域精通需要10年的時間,而如果每次都逼著自己多堅持一點,只要堅持10年,任何創業都一定能夠成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