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對于大多出生于19世紀的現代管理學的奠基者們,若泉下有知,一定會感到驚訝:他們當年發明的那些概念(工作流優化、方差分析、資本預算、職能分工專業化、部門化、項目管理等)到了21世紀仍然是管理學的支柱。企事業組織仍然在想方設法束縛對現狀不滿、思維不拘一格的人才,迫使他們穿上體制化的緊身衣智庫推薦文章,動彈不得。現在,一場管理學革命已經迫在眉睫。 我們所熟悉的那種管理學將被三大“不連續性”終結:1)劇烈變革——超低成本的競爭對手、知識的商品化、顧客掌握更大的權力、新的社會要求——強調了創新重于優化,變革重于傳承;2)基于網絡的合作工具和關系網——替代了正式的層級制;3)“Facebook一代”即將踏入社會開始工作(他們這代人將網絡視為其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操作系統”,是他們學習、玩樂、分享和聯系的媒介)。 后官僚制時代的12個事實 Facebook一代(簡稱“F世代”)期待他們工作的社會環境是網絡的社會語境的反映 。他們將通過12個事實來判斷你的公司是否跟得上潮流。 1.所有思想平等競爭。在網絡上,每一個想法都有機會贏得追隨者。沒人有權利封殺一個巔峰性的想法,或壓制讓人尷尬的爭論。思想獲得追隨者,不是因為倡導者掌握政治權利,而是因為這些思想的優點被人接受。通過將發言權的大小與權力的大小脫鉤,網絡削弱了精英們控制對話或設定議題的能力。 2.實際貢獻比資質證書更重要。你向Youtube上傳了一段視頻,沒有人會問你是不是電影學院畢業的。你寫作了一篇博客文章,沒有人會在乎你有沒有新聞專業學位。那些傳統的區分身份地位的標志——職位、頭銜、學位等——在網上沒有太大用處。在互聯網的世界里,你的簡歷不重要,你做出的實際貢獻才是有意義的。 3.層級制的金字塔倒過來了。在任何一個網絡論壇上,都可以看到某些人受到格外的尊敬,備受矚目,因此影響力較大。但他們不是被某個上級權威任命的。他們的影響力反映的是他們的同儕自由表達的認可。在互聯網的世界里,權威的授予是由下而上的,而不是由上而下。 4.領導人是在服務,而不是在當權。在網絡中,每一個領導人都是“公仆”領導;沒有人具備發號施令的權力。要做成事情,除了令人信服的論證、得到實踐證明的專業知識、無私的行為之外,沒有別的杠桿可用。在網絡世界里忘記了這些,你的粉絲很快就會離你而去的。 5.任務是自選的,不是指派的。網絡經濟是“選擇性參與”的經濟。無論是寫博客、做開源項目、還是在論壇上分享建議,人們可以自主選擇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承包商”,各人手癢了各人自己撓。 6.團體都是自我定義、自我組織的。在網上,你自主選擇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結盟。在網上社區里,你可以和某些個人建立關系而忽略掉其他人,與某些人深度分享,但不理睬其余的人。沒有人可以指派你無聊的任務去做,或是強迫你和呆子做同事。 7.資源不是分配給人的,而是把人吸引過去。在組織中,資源是由上而下分配的。這個過程中不乏政治斗爭,為預算爭得你死我活。在網絡上,人的行動流向有吸引力(而且好玩)的想法和項目,遠離沒有吸引力(不好玩)的東西。每時每刻,每個個人自主決定把時間和精力放到哪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