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witter,這個大家陌生的美國網站也是“一出生”就是個萌物。Twitter是一種鳥叫聲,創始人杰克·多西認為鳥叫是短、頻、快的,符合網站的內涵,因此選擇了Twitter為網站名稱。Twitter的標志也是一只藍色的鳥。在Twitter上,全球的信息就鳥叫一樣,嘰嘰喳喳匯聚在一起。很多互聯網企業都喜歡以動物為品牌形象,美國社交游戲公司Zynga的形象是一條狗,中國電子商務公司京東的新logo也是一條狗。

除了動物之外,將產品擬人化也是賣萌的一大手段。將沒有生命的產品注入感情,并能跟消費者對話,將大大拉近產品與消費者的距離,著名兩性健康品牌杜蕾斯就是這樣做的。這個自稱杜杜的兩性品牌,在社交網絡崛起后,成為了“網絡紅人”。在一個羞于談性的國度,一支安全套天天發著段子,并與粉絲們互動,還取得了成功。

除了杜杜外,碧浪姐也在社交平臺上玩的風生水起。碧浪姐以姐自稱,上至娛樂八卦,下至熱點事件,以獨特口吻辣點評,堪稱“大姐大”。同樣是通過擬人化的手法,碧浪這個原本在消費者心中只是洗衣服的品牌,有了生命,也多了一個喜愛它的理由。

米其林輪胎也以“人”的形象印在了消費者腦中。在廣告中,米其林這個身上一圈圈的白色小人,保護著人們的乘車安全,幫助人們跨過一道道路障。米其林“人”的形象給了消費者更多的安全感,仿佛隨時隨地都可以幫你一把。

“快到碗里來!”“你才到碗里去!”這是一個巧克力豆與主人的對話。在廣告中,這個巧克力豆有手有腳,并且能說話有感情,最重要的還會撒嬌賣萌。M&M’s巧克力豆的廣告語也在年輕網友中流行開來,此時的巧克力豆已經不僅僅是吃的東西,更像是主人的寵物。通過擬人化的賣萌,M&M’s巧克力豆也贏得了很多年輕人的心。

除了M&M’s巧克力豆賣萌外,南非的YUMYUM花生醬也很會賣萌。YUMYUM花生醬的這支廣告的主旨是“我們對爽滑的口感非常在意”。廣告展示了如何采用各種暴力手段來碾碎一顆花生,展現過程相當喜感,相當萌。

還有些品牌,則是通過追蹤流行來賣萌,比如可口可樂。可口可樂作為全球最著名、最值錢的品牌,也在嘗試著與年輕消費者互動。近期在大陸市場推出的可樂包裝上,就用了各種網絡流行語來賣萌,比如喵星人、高富帥、天然呆、有為青年等等。這些舉動拉近了這個老品牌與年輕人的距離,但遺憾的是很多人誤以為這是山寨可口可樂,據報道這套新包裝投入市場后,銷量還有所下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