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在公司創立時應該注意的問題,這也是有感而發,因為我們在看項目的過程中,確實看到了不少公司由于初期的操作不當而留下了頑疾。
在公司創立之初,創業者很容易把過多的精力用來憧憬未來,而忽略了公司這個主體(比如出資方式、股份結構等)本身對未來的影響。然而,一旦主體被確定下來,這一內因就成為了外生變量,不再是創業者能夠自由控制的了。
因此,前期的“宏觀性”和“預見性”相當重要。企業戰略不僅僅是如何迅速地拓展業務,還包括對公司發展壯大的長遠部署。如何設立一個較為規范的公司,未雨綢繆,布局宏觀,是每個創業者在正式成為納稅主體之前,必須考慮與分析的。
人在小時候的一些疾病,很容易影響其一生,企業也是如些。我們曾經投資過一家企業,在初期有無形資產入股,而且占了很大的比例,后來涉及評估和轉讓的問題,操作過程讓人頭痛,即使創始人有心解決,也因為各種利益糾葛,舉步維艱。但凡病痛,重在預防,如果已經存在,則是越早根治越好,對企業而言也是一樣。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沒什么經驗,可能在路邊撿到一張名片,就解決了公司的注冊問題,可是保不齊哪一天這樣的草率就會制約公司的發展。撿名片的故事可不是我信口說說的,當時該公司的創始人剛出道沒什么經驗,為了公司的注冊資金看起來大一點,正好在工商局門口撿到一張可以代為出資注冊的名片,就順水上了船。公司后來經營得很不錯,但去年融資的時候就因為出資不實的問題很費了一番周折。不得已只好重新注冊了一家公司,然后再把業務轉移過去,操作時間延長不說,融資成本也上升了不少。
公司創立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不少,我主要說兩個。
一是出資的問題,如果股東都是以貨幣出資,則比較簡單,不提;如果是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要復雜不少,創始人需要注意幾個點:
1. 首先是估價是否合理,這是最根本的問題,尤其是在股東以無形資產出資時,估價顯得更為重要。在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可能要引入新的投資方,如果有不合理估價的無形資產,對引入投資是個大麻煩。
2. 其次是你是否真的需要。有時股東以機器設備、廠房或者產品入股,結果可能根本不是公司經營所需;也有時股東以無形資產如專利、商標等入股,不久后也可能因技術路線改變而被束之高閣。這樣的情況下,引入非貨幣資產就需要謹慎了。
3. 還有一些其他問題,比如非貨幣資產的歸屬,如果股東拿別的公司的資產當作自己的用來出資,你怎么辦?專利、軟件著作權等還涉及剩余保護年限的問題,當然保護范圍也是需要關注的。
二是股份結構的問題,這是我們作為投資人比較關心的問題。新鮮出爐的創業者,有時會出于義氣選擇股份平均,這對后期引入投資是不利的。在投資人眼中,創業者只有一個,他必須在法律和事實上均有絕對的控制權。股份平均的案例,我們也有接觸過幾個,創始團隊都會聲明他們雖然股份平均,但會抱團來做決策,但這在法律上是沒有保障的。
我們建議公司初創時,創始人能夠持有60%以上的股份,或者更高。因為在后續的A輪、B輪和C輪融資中,股份會被不斷地稀釋,只有初期股份夠高,才能保證在幾輪融資后依然保有對CYE公司的掌控權。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很多人以為投資人很壞,動不動想控股,其實不是的,專業的投資人一定會控制自己的股份比例,保證創始人有足夠的動力繼續經營公司,因為最能把公司發展壯大的,一定是創始人自己。
也有些創業團隊,一開始礙于情面,搞平均化,想等到以后再解決這個問題。剛才說了,如有病痛,越早根治越好。等到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你會發現調整股份比例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那時股份已經真正意味著利益,在利益糾葛下,牽一發而動全身,怎一個麻煩了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