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內某著名商學院院長打來電話,讓我幫他請稻盛和夫來講學。“稻盛來了,我這里的名聲就有了,真是拜托了。”院長的態度誠懇。
我盡管沒有拒絕,但心里難免納悶。國人還是保留著文革時代的思考習慣啊,沒榜樣就是玩不轉。放著那么多優秀的中國企業家不請教,偏要去找即使在日本都沒人能效法的稻盛先生。
稻盛的“理念”只有他自己才能實現
我認識稻盛和夫先生快有十年了,盡管我很尊敬他,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去研究他的什么經營理論。他的成功完全來自他的天賦、細致加上運氣,而絕對不是他的理論。他的那些聽起來崇高的理念,讀起來有理的管理方法,對那些還沒有在實踐中摸爬滾打的人來說,確實頭頭是道,但也僅此而已。
稻盛的理論是不是管用,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來驗證,那就是京瓷本身的運營情況。稻盛現在還是京瓷的一把手,每次董事會都由他來主持。盡管京瓷很久前就有了所謂的CEO,但稻盛卻是真正的、永遠的CEO。他當著所有人的面,就像招呼小孩似地招呼年邁的現任CEO,因為稻盛是有傳奇色彩的創始人,而且已年過八旬。
京瓷仍然是不錯的企業,但隨著日本經濟的衰退,它早已失去了當年的風光,人們不知道現在的CEO是誰,只知道那是稻盛創辦的企業。
如果稻盛的經營理念是實用的,如果稻盛的管理是可供學習的,那么他親自培養出來的干部應該做得更好,可以不依靠稻盛而找到新的礦脈,讓京瓷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實際情況恰恰相反,稻盛離不開京瓷,京瓷的干部也離不開稻盛。京瓷沒有新的成長亮點,更也沒有令人羨慕的業績,它盡管沒有破落,卻在默默地淡出世界舞臺。
有人可能會說,“你在污蔑稻盛,稻盛不是最近還救活了破產了的日本航空嗎?”是的,這是事實,而這正是我要向讀者們轉達的,稻盛是一個有能力的企業家,甚至說一個天才企業家,正是因為這樣,他的那些理念和理論,根本不是他取得這些成績的原因。
稻盛重振日本航空的“秘密”
在接手重建日本航空之前,稻盛在重組另一家叫做Willcom的通訊企業,因為京瓷是這家企業的大股東,稻盛為了不讓京瓷的投資泡湯,就親自出任Willcom的法人代表,誓言救活CYE這家企業。但是,他失敗了。為了找到最后的出路,他不得不邀請他的“敵人”孫正義來入股,讓京瓷趁機套走原來的投資,讓自己也來個金蟬脫殼。
因為Willcom并不是一家著名企業,加上稻盛通過媒體低調處理,這段不明不白的灰色政績,連日本人都很少知道。但是,企業家們卻都知道這件事兒,很多人都在笑話那么大年紀還那么在乎名聲。在放棄重建自己的公司之后,立即接手重建日本航空,這完全是一個笑話。
但是,事實證明選擇稻盛來重建日本航空是對的,因為他的盛名讓養尊處優的日本航空職員們心服口服,避免了不必要的爭吵,無意之間提高了重建效率。更重要的是,因為是稻盛而不是別人,政府和銀行就同意了日本航空開出來的條件,而且也容易讓納稅人接受這是必要的開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