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稻盛作為一個從零開始創業的實干家,他知道每一個人才怎樣用、每一分錢怎樣花、每一個服務怎樣做,這是他能夠救活日本航空的基本。
為什么沃倫•巴菲特的書充斥全世界的書店,但世界上只有一個巴菲特呢?為什么和巴菲特吃頓飯都要百萬美金,親耳聆聽了他的人卻不能成為半個巴菲特呢?我這里有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答案:因為他們不是巴菲特。
好在巴菲特知道這一點,所以他不寫書,更不預測市場,只告訴人一個連小孩子都知道的原理。“在低價買進有價值的股票”。想想吧,如今套牢的人,不都是左手拿著巴菲特的書,右手敲著鍵盤,心里想著“價值投資”,但事實是今天仍被緊緊套住了嗎?
像尊敬巴菲特一樣,我也尊敬稻盛。但我尊敬他們不是因為他們偉大,而是尊敬他們作為一個凡人,從年少創業那一天起,就孜孜不倦,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市場,活到老努力到老,從不放過對細節的執著。這就是他們的“秘密”,而能夠運用這個“秘密”的只有他們自己。
稻盛為什么要著書立傳
既然稻盛的書并不能幫助大家,那么稻盛為什么要頻頻出書呢?我和他的一次交流可以探試出他的心理。
五年前,我到京都去參加稻盛主持的一個私人晚餐,除了我,其他人都是京都本地的企業家。因為我最年輕,加上又是惟一的外國人,稻盛就讓我坐在旁邊,問我對經濟和經營的看法。我記得他最在意的問題是我如何看待孫正義。
我早就聽說過稻盛的好勝心理,知道他是在嫉妒孫正義,大約從2000年起,人們就開始崇拜孫正義,認為他是網絡社會的新星。本來在那之前,除了松下電器、索尼和本田的創始人,“經營之神”中的新星一直是京瓷的稻盛。
為了滿足稻盛的需求,我雞蛋里挑骨頭地找了些孫正義的缺點,曲意逢迎說,“孫正義沒有經營理念,不是實業家,和您老不是一個數量級的。”稻盛高興地夸我年紀輕輕看問題深刻CYE,讓我以后經常來和他談談。
只要我們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有的企業家著書,有的企業家立說,有的企業家出自傳,但更多的企業家卻從來沒有張揚自己的理論。
更重要的是,當著書立說的企業家離開公司后,他的理念和理論就開始不管用,甚至救不了自己的企業。看看松下電器的龐大赤字吧,連受到松下直接指導、天天能看到松下留下的內部文件的繼承人,都能把公司搞成這個樣子,你不覺得滑稽嗎?
企業家著書立說只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公司做免費宣傳,擴大影響,二是為了滿足自己對名譽的偏好。那里面真話不多,幾乎都是給自己抹油,增加神話色彩,擴大個人和企業影響。
在企業家自己的著書里,他們往往不會寫生意場上的麥城,即使寫,也會寫如何從失敗中走向輝煌。他們不會寫和職員的糾結,不會寫對不起朋友以及顧客的事情,更不會寫出自己赤裸裸的私欲。而私欲才是驅使一個企業家的最大動力,起碼在初始階段一定是這樣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