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上雖然可以實現了,但是當時我們的條件并不具備自己搭建rtmfp服務器的能力:
1. flash media server的授權費用很貴;
當時對rtmfp的服務器端流量評估也沒什么概念(雖然后來驗證了服務器端的流量消耗很少)
所以當時就用了flash免費提供的cirrus開發服務器,而慶幸的是,這個免費的服務器居然在之后的兩年內一直運行良好。
核心問題解決之后,我和一個朋友花了兩周時間就快速開發出了《隨機視頻》的第一版,沒有任何花哨的功能,只實現隨機視頻聊天的功能。
一周后,《隨機視頻》正式上線。
雖然比《暗戀通知書》晚了一點,但是當時的騰訊平臺總體還是藍海,所以用戶量雖然不像《暗戀通知書》那么瘋狂,但是也是在穩步增加。
2012年6月,《隨機視頻》日活躍用戶達到2萬,總用戶數達到60萬左右,開始考慮商業化。
第一個增加的盈利的方式是插隊功能,寂寞的人們來《隨機視頻》就是看美女的,所以我把所有在線的美女展示出來,用戶可以通過付費插隊來提升自己遇見美女的概率。
由于《暗戀通知書》的前車之鑒,這次的定價稍微高了一些,而事實證明這樣的調整確實效果很好。
之前在《暗戀通知書》里說過,付費用戶和收費用戶是嚴格區分的,所以對于那些無法引導付費的用戶,我選擇讓他們給我提供其他的價值:新用戶。為了更好的利用病毒傳播,我增加了任務系統,而任務當然都是些發分享、說說之類的。做任務也可以同樣獲得金幣,從而進行插隊。當然,做任務的金幣數量是受限制的,否則會侵害那些付費用戶的利益。
這個月,《隨機視頻》開始正式有了收益。
然而,這樣的收益還是太少了,這個時候,我看到了騰訊平臺的交叉營銷。而我后來才知道,這個東西原來就是安卓平臺的積分墻。
由于《隨機視頻》已經有了自己的任務系統,所以接入交叉營銷非常容易。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交叉營銷的效果完全超過了我自己的預期。雖然具體數字不方便透漏,但是可以說養活一個小型團隊是完全沒問題的。
經過這個過程,我也慢慢摸索出另外一條道理:中國的屌絲用戶,他們不愿意付費,但他們愿意做任務,愿意點廣告,只要你別讓他花錢就行。
《隨機視頻》在此刻迎來了鼎盛時期,同時百度和google的《隨機視頻》關鍵詞的搜索也開始排到首頁,新用戶源源不斷涌入。
然而樂極生悲,2012年12月,騰訊宣布升級交叉營銷到V2版,廢掉了賣家功能,由騰訊官方作為賣家。
于是開心了不到幾個月,收入一落千丈。
空有那么多用戶卻沒辦法盈利,由于平臺限制外鏈,頁面上也不能放置google adsense。也就是這段時間,我和朋友開發了另一個視頻類應用《視頻直播秀》,主打個人視頻秀,不過后來也是被平臺下線了,這個應用涉及的話題有些敏感,所以就不多說了。
連續幾個月低迷之后,可能是騰訊眼看非游戲類應用都已經入不敷出的快要死絕,所以推出了紅利計劃:DAU在一萬以上的應用,都可以接入應用頂部的廣電通廣告條。但是實話實說,雖然cpc的單價還可以,但是點擊率就完全比不上google adsense了。
接入紅利計劃后,收入有所好轉,但是也僅能達到原來收入的1/3左右。
2013年5月,對rtmfp服務器開始做預研,并掌握了其服務器部署的能力。
2013年6月,由于cirrus的官方服務器停用,緊急切換為自建rtmfp服務器,自此《隨機視頻》對外界不再有技術依賴。
2013年6月,《隨機視頻》開始改版,購買獨立的阿里云服務器,并向多平臺擴張。包括獨立網站版,安卓平臺、蘋果平臺、360平臺,人人平臺等等擴張。
其中由于使用的rtmfp技術重寫實在過于復雜,因此安卓和蘋果平臺都是用adobe air封裝的。
2013年7月底,各大平臺的《隨機視頻》都已上線,眼看要進入正常的發展軌道。
2013年,8月16日,《隨機視頻》在QQ空間和騰訊朋友被突然下線。
當時沒有任何郵件通知、開發者中心也沒有任何消息,要不是當時自己建的官方群里有個用戶給我發了封郵件:“速回,隨機視頻在QQ空間找不到了!”,我自己都不知道應用被下線了。
后來跟平臺溝通才知道應用內部有部分用戶在攝像頭前有不文明行為,其實在這之前我就知道有這樣的用戶,所以特意加強了舉報機制,只要2人舉報,這個用戶就會被禁用7天,自己也會定時巡查,只是沒想到還是會有漏網之魚。
在跟平臺溝通多次之后,應用還是沒有重新上線的可能。畢竟確實是應用自己有問題,所以后來也就不糾結了。
不過其實說起來,現在移動的約炮應用們,哪個不是打著擦邊球在玩呢,只是依賴別人的平臺而沒有自己的用戶,就怪不得別人可以一句話決定你的生死。
現在想想鋪多平臺以及建群發展粉絲是很正確的路,遺憾的是做的有點晚,在成氣候之前就被下線了。而且多平臺的版本一直是功能刪減版,并沒有QQ空間和QQ朋友的版本那么豐富。
這次《隨機視頻》的下線,讓我更加堅定了一個想法:“一定要有自己的用戶,一定要掙脫平臺的束縛形成自己的品牌。那些所謂開放平臺導給你的用戶,并不是真的你的用戶。”
其實這兩款產品只是我創業路上的一部分,其他死掉或被下線的產品就不多說了。
這篇文章寫出來,并不是想最后給大家一個結論,我只是想讓大家看看創業真實的過程是怎樣的。
而最終,隨著最后一款產品的下線,自己的創業之路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窘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