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支付業的霸主支付寶和線下支付業的壟斷者銀聯終于正面交鋒了。8月27日,支付寶突然在微博上宣布,“由于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寶將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
此言盡管看似措辭模糊,但業內人均心知肚明,支付寶劍鋒所指就是POS機市場的壟斷者銀聯。但在記者多方了解后證實,此番成為焦點的POS機市場其實并非雙方真正的戰場所在,在支付行業的新老兩代霸主之間,一場交織著復雜利益局的暗戰已經全面打響。
支付寶撒手線下支付
“關于具體的原因目前不方便透露,但善后方面,目前支付寶在線下布設的POS終端已有上萬部,業務停止之后,將會委托給相關的銀行機構來接手。對商戶和消費者不會有影響。”支付寶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至于目前支付寶在線下支付的投資和收益,該人士表示,目前沒有相關的數據披露,此次業務停止并非暫停而是確實停止,以后是否恢復要看情況。
而被送到輿論浪尖的銀聯方面,則對市場傳聞沉默以對。“我們目前不方便發表看法,”銀聯品牌營銷部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外面有很多關于銀聯的報道,包括壟斷、封殺之類,但銀聯暫時沒有相關的聲明回應。“在銀行卡收單支付方面,我們也只是一個產業參與者,一直堅持合作共贏的觀點;同時,使用銀聯卡支付,自然也需要走銀聯的相關規則。”
該人士同時強調,在接入銀聯網絡方面,銀聯旗下的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商務,和其他第三方接入一樣,并沒有受到特別的優待。“在相關的手續費問題上,我們也是按發改委等部門的規定去做。”
去年3月,支付寶曾宣布推出物流POS支付方案,并計劃未來3年投入5億元升級電商COD(貨到付款)體系,但僅僅一年多點時間,試水線下支付業務的支付寶就鳴金收兵。
在此前夕,關于銀聯欲收編第三方支付的傳聞已是風聲鶴唳,特別是在最近一次董事會上,銀聯甚至制定了正式的時間表,提出今年9月起各成員銀行停止向非金融機構新增開通CYE銀聯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無卡取現、轉賬、代授權等銀聯卡業務;12月31日前,所有非金融機構線下銀聯卡交易業務統一上送銀聯轉接,明年7月1日前,實現非金融機構互聯網銀聯卡交易全面接入銀聯。
不過截至目前,除了支付寶的關停聲明,支付寶和銀聯方面對于市場傳聞均未作官方表態。一名接近銀聯的人士告訴記者,不管具體原因怎樣,銀聯都不會去做回應,“對方說了一句‘眾所周知’,銀聯去回應,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嘛!”
對于支付寶撒手線下,有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一方面是做一個姿態,釋放一個反壟斷的信號,但另一方面,線下支付對于支付寶的盤子來說畢竟不大,所以也可以說以退為進。
而對于傳聞中所謂的銀聯收編,也不乏看空的觀點。艾瑞分析師謝春告訴記者,“即使銀聯想做成這個事情,也并非易事,還要看銀行和監管方面的想法。”
揭開POS機分食比例
伴隨著銀聯與第三方支付的暗戰,在收單業務方面的利益分成也備受關注。
以線下用戶使用較為廣泛的銀行卡POS機刷卡為例,用戶刷卡不需要付出任何額外成本,但商戶卻需要為每一筆刷卡消費付出“手續費”。而至于具體的手續費額度,各家情況不一,要看布設POS機的運營商,比如建設銀行的POS機,刷單的手續費為0.7%左右,而招商銀行的POS機,刷單手續費就需要1.25%;除了刷單手續費外,圍繞POS機的軟硬件費用,各家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廠商和銀行為了推廣POS機,可能免費贈送給商戶使用,不收取任何費用,而有的銀行,商戶申領POS機首先需要幾百元的押金,同時每年還需要支付上千元的使用費。
根據發改委關于優化和調整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66號),銀行卡刷卡交易情形分為四大類別:餐娛類、一般類、民生類和公益類。四大類中,涉及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的主要是餐娛類、一般類和民生類,其中餐娛類手續費最高,合計為1.25%,一般類次之,為0.78%,最低為民生類,費率為0.38%。同時,在餐娛和一般類別,部分還實行手續費封頂,從2.5元到60元不等。
“官方給出的也只是一個指導價,實際上在線下刷卡POS費率上,會有多多少少上下的浮動。”業內人士表示,這筆從商家那里劃轉出來的手續費,是由多個環節進行分成,主要包括發卡行、收單機構和銀聯等,大部分比例為7∶2∶1。
不過,據一名銀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具體分成上,除了7∶2∶1,也有實行8∶1∶1的比例,即發卡行拿到更多的份額。”
王竹曾在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內任高管,他介紹說,“在這個模式中,銀聯最舒服,坐地收錢;銀行畢竟要靠卡類業務攬儲、發展中間業務;最辛苦同時也最難賺錢的其實是收單機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