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一件選定要做的事
你已經知道這個年度首要的五件事是什么。這些事必須成為每日生活的基礎,也就是你的組織結構。想讓你的年度重點工作有進展,就必須專心把時間投入其中,每天都是如此。
這時,一份有條理的工作清單就能幫上忙。這份清單必須保持單純,否則光是制作工作清單,就又多了一項工作。制作工作清單時,請依據你的五個領域來分類,然后加上第六類,并標示為“其他5%”。
以我的某一天為例,工作清單會像這樣:

透過這樣的清單架構,把令人手足無措的事項,切分成容易管理又切實可行的工作區塊,同時確保時間花在對的地方。光說不練沒有意義,要真的花時間去做。我的工作清單就是我的計劃,也是我要投入時間心力的重點。
這個架構既單純,又有助于專注,是你展開一天的好方法,但功用不僅于此。它還能提供信息,讓我知道自己怎么處理各項重點領域、各領域之間如何建立關系,以及為了在各領域取得進展所做的努力。
看看前述清單,你會發現在這個特定日子,“服務現有的客戶”的比重遠超過“開發未來的客戶”。只有一天這樣沒關系,但如果是長久現象,在整個月當中,關于現有客戶的工作都填得滿滿的,而對未來客戶的工作卻空蕩蕩,我就會知道自己必須調整,才能讓業務成長。
當工作時間發生沖突,必須有所取舍時,這個清單架構尤其有用。例如有兩個會議都很重要,而我必須擇一參加,這時就可以根據自己運用時間的多寡,看哪個重點領域的活動較少而做出決定。這能幫助我保持平衡。
另一方面,在“做些有趣的事,照顧好自己”的領域,我也只有一個活動項目,但因為寫作、家人和朋友全是我能量的來源,所以沒有關系。
我也注意到“其他5%”的活動總是滿的,這些都是非常行政事務導向的,而且占據我超過5%的時間。這可能表示我應該雇用一位行政人員,或該把一些事項延后,直到行程表空出更多的時間。
只要有條理的把任務欄成清單,著重在本年度想完成的目標,就可以減少令人窒息、動彈不得的狀況。
18分鐘輕松管理每一天
你可能不知道:人們在工作時,平均每小時會被打擾四次,而且有40%不會回到被打擾前的工作;有將近95%的經理人認為,最浪費他們時間的三件事是不必要的會議、不重要的郵件、冗長的簡報內容;而電子郵件與電話造成的分心,會讓人的智商降低10分,比抽大麻的影響高出一倍;一心多用,則會讓生產力下降40%。
成功者都有一個管理工作生活的好習慣,而這個習慣可以只占每天的18分鐘:
·上班前花五分鐘,規劃當日工作重點。在打開計算機前,先坐下來,拿出工作清單,看看有哪些項目可以讓這一天變得很有成就。有哪些事項是實際可行的,能讓你更專注在年度重點上,并讓你在一天結束時感到自己過得很有效率而成功?然后,把這些項目從工作列表上挪到日程表。別忘了:要確保列表上的任何項目不會留在那里超過三天,要么把它們寫入日程表,要么就從清單上拿掉。
·每小時花一分鐘,重新聚焦。把手表、手機或計算機設定成每小時響一次,然后開始針對日程表上面列的事項工作。當鬧鐘響起,深呼吸,問問自己,過去一個小時是否有效率。然后看一下日程表,有意識地承諾自己要如何度過下一個小時。一小時接著一小時地管理每一天,別讓時間來管理你。
·下班前花五分鐘,誠實檢討并反省自己。在一天工作即將結束之際,關上計算機,回顧今日,問問自己三組問題,例如:今天過得如何?今天學到了什么?需要向誰回復最新消息嗎?快速寫幾封電子郵件或打幾通電話,確保自己與應該聯絡的人聯系。
每天給自己18分鐘。你將學會如何有效管理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刻:掌握專心的秘訣,有效排除干擾;除了管理自己,還要熟知如何設定界線,以防別人浪費自己的時間;不必忙于搞定所有的事,而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真正重要的事。站高一點看自己,心靈富裕,工作才有效率。
彼得·布雷格曼(Peter Bregman)是戰略咨詢師。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