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恐怕很多人都懂得這個道理?為啥大家都懂的道理,面對選擇的時候都迷茫呢?
求職就是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選擇,許多人才碌碌無為,并不是因為沒有才華、能力,而是缺少一個適合發揮才華、能力的舞臺,選擇適合自己的舞臺非常重要!
那么到底如何選擇一個靠譜的公司,靠譜的項目,靠譜的團隊呢?
筆者將以創業的角度給大家提供一些經驗:
1、 創始人是否靠譜?
很多人去創業型公司面試,大部分都是老板直接面試,就算初試是部門主管,復試肯定是創始人,所以必須抓住面試的機會,充分的了解創始人。因為一個公司是否成功,項目是否靠譜,很大因素是“帶頭大哥”的原因。
那么要了解創始人什么方面的信息呢?
A、 從業經驗
創始人的從業經驗非常重要,初步決定創始人的基本技能,筆者認為一個真正成熟的創業者,最好在某個行業干7、8年,甚至10年、20年,有10年的行業積累,對行業熟悉和精通,在行業內積累的資源多,人脈關系多,足以支撐他創業過程中所需的資源。有時候資源關系比錢更重要。
B、 創業經驗
創業經驗也非常重要,對是否成功,是否多走彎路等有很大的影響。第一次創業的話,在融資、做產品等方面,走的彎路比較多。假如創業次數太多,5、6次的話,那么這樣的創始人不太靠譜,最好就是第二、第三次左右。太多次失敗的創業經驗,思維容易偏激。初次創業的話,缺乏相關經驗。而是看之前的創業經驗跟現在的創業項目關系大不大。因為創業很多時候得熬,堅持才有希望勝利。
C、 品德
帶頭大哥除了能力強外,最重要就是品德,讓大家心服口服,而品德可以在面試的時候,細心體察細節,以及員工的狀態,還有網上搜索相關信息。
2、 盈利模式是否持續性?
模式很重要,模式決定了發展空間,模式也決定了難易程度。雖然很多技術員對商業模式理解不太深。面試的時候讓老板跟你講公司的商業模式,只要1、2句話講不清楚的話,基本不太靠譜,不一定是項目不太靠譜,有可能是創始人自己都沒想的太明白。
越簡單的商業模式越有效,很多好的項目,總是把商業模式設計的很復雜,越復雜,越容易出錯,越容易掉鏈子,比如某些工具類軟件,本來最簡單的盈利模式就是基礎功能免費,高級功能收費,但互聯網的傳統做法都是先免費,然后去融資,然后再把用戶數做大,再想辦法賺錢。這樣的商業邏輯沒錯,關鍵是很多創業公司熬不到盈利的那天就掛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