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明天會更好
新人剛進公司時我想最難熬的應該是從到崗學習到正式獨立工作這段時間,這是一段融入的時間,也是比較痛苦的,因為剛來什么也不懂,周圍同事可能還不怎么搭理你,好像什么都要靠自己去學,甚至有些時候還要接受上司和同事對你接受的比較慢或因為不懂做錯事的批評,這個時侯心靈那種孤獨真的很難受,也是因為這樣很多新人受不了冷遇和批評而在學習期就憤而離職,其實職業適應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這種經歷可以說總是讓人刻骨銘心,記得有一次我剛到一家公司上班,就讓我一個人坐在很多領導的視線下的一張獨立的桌子看了三天文件,沒有一個來搭理我,那時候心里總是希望早點結束這種“虐待”,后來我發明了一種改善心境的辦法—明天會更好,只要我遇到類似的困境,我就會告訴自己,今天熬過去了,明天會比今天好,當我這樣想了以后,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所面對的那種困境其實遠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而后困難也不斷被解決。
所以當我們剛到一家公司的時候,我們當然首先要有心理準備,開頭肯定會有一段刻骨銘心的適應期,我們可以告訴自己,一天會比一天好起來,困境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熬過今天,明天會更好。
10、跟優秀的人學習
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有優秀的人和散漫的人,而在我們的周圍,肯定也會呈現出有的同事很優秀,有的同事很懶散,整體環境我們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跟誰接觸,俗話說物以類聚,近朱者赤,優秀的人身邊總是聚集一幫優秀的人,而當我們跟著優秀的人的時候,我們會受到這些人的熏陶和影響,在對事對人的態度上會變的更加積極。
對于新人而言,我想這是一個最容易受到別人影響的群體,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而因為人性好逸惡勞,那種不好的影響更容易侵入新人,曾經認識一位剛從學校出來的新人,開始在做事做人還是蠻積極的,也有上進心,但在進一家公司沒多久就被一位同事拉去打老虎機,結果天天沉迷在老虎機的賭博中,過了半年他說要戒了,結果還是沒戒成,打了近兩年的老虎機,工資也耗掉了,精力也耗完了,啥事都沒干成,最終也走人了。所以新人剛進公司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部門的同事,多去跟優秀的同事接觸,學習他們的做事方法和處世態度,讓自己也變得優秀。
11、保持職場距離
當我們覺得職場有朋友的時候,對朋友不設防的時候,我們被朋友出賣了(有意或者無意),當我們覺得職場草木皆兵的時候,偏偏很多事情我們還要靠大家一起來完成。這大概就是職場的現狀吧。
職場無朋友,也無敵人。
前段時間有個人跟我說,他說他跟一位同事的閑聊的一個事竟然被領導知道了,結果因為這個閑聊的事原因,他竟然錯過了一次機會,因為他跟同事閑聊說如果公司沒機會可能再呆一兩年就會另尋出路,他完全沒想到這種閑聊竟然會產生那樣的結果,真是讓他欲哭無淚,最后他說再也不敢相信任何人了。
我想那位同事也不一定是有意告密吧,既然你可以跟他閑聊,那么他也可以跟領導閑聊,當領導隨意聊起你的時候,同事可能也會不設防地把你告訴他的話講出來,這樣領導自然就知道你的想法了。
這樣的情景很多人大概很熟悉吧?
在職場中,沒有不透風的墻,今天你跟一個人講的話明天可能全公司都知道了,所以不要隨意發表任何對于公司對于領導的任何看法,也不要隨意跟別人表達自己職業生涯的看法,一個無意的舉動很可能帶來意外的結果,我們新人千萬要慎言啊。
新人剛畢業,想法很多,也很直接,想到什么可能就講什么,有時也不太注意對象,這樣的新人往往容易栽跟頭啊!所以不管是對同事,還是對自己的上司,適當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什么話都講,對自己而言,才是最好的保護方式。
當然,我們也不要把職場看成龍潭虎穴,有制約自然就有合作,大家既非朋友肯定也非敵人,只要把這一點看清楚了,你才可能在職場站穩腳跟。
12、保持激情
新人怎么了?
有一位管理者埋怨說新招的幾個大學生太沒激情了,整天沉沉悶悶的,也不愛說話,跟他們聊天也不怎么愛搭理,真不像新人,感覺像老油條,他說真不知道現在的新人怎么了?
社會競爭越演越烈,我們現在的新人不像以前的新人了,都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社會就業、發展的情況,由于了解的比較多,可能在還沒出學校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悲觀了,來到企業,由于企業跟學校又有很大的區別,這種悲觀加劇了,不要說激情了,就是連正常的笑容都不見得愿意綻放。
我想沒有人愿意看到你的苦瓜臉,沒有人去理解你的悲觀,也沒有人會因為你的悲觀而憐憫你,只要你表現不好,走是唯一的的結果,你想看到這種結果發生?
這對誰有利?
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對待環境的看法,態度積極了,做事自然就有效果,做事有效果,領導自然就能夠看到,有好的表現,也就會有的發展。
13、學習無止境
幾年前接觸一位剛畢業的員工,他是那種很陽光的人,每天面對你的時候保持微笑,從來不會向你表露負面的東西,當你交代任務給他的時候盡管有困難他也會很積極地說我先試試,有問題再說。他的這種積極的態度讓他獲得了上司的信任,讓他承擔了更多的責任。
新人剛從學校出來進入公司,其實也是正式從傳統意義的大學步入了社會大學,我們從小學到大,終于大學畢業了,心想這下終于可以結束學習了,其實不然,如果說傳統意義的大學教給我們的是學習的能力、思考的能力,那么社會大學教給我們的則是生存的能力,也就是說要生存就得學習社會大學的課程,這些課程包括哪些呢?有《溝通課》、《專業技術課》、《管理課》、《心理學》、《理財課》等等,而這種學習要養成一種習慣,而不是今天刮風明天下雨后天就晴天了,應該堅持下去,把學習當成人生永恒的主題。
以上13點僅僅是職場的一個側面的觀點,新會計要注意的遠遠不僅僅于此,在會計職場的工作中,會計人需要不斷磨練不斷總結。
看過成功人士的傳記多了,我們基本都可以得出一個規律,凡是越成功的人就越重視學習,如果我們新人能夠在一開始就做對這件事,我想以后的彎路會少很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