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病毒式增長的關鍵,在于鼓勵用戶邀請朋友加入,過程越快捷越好
具備病毒式增長的產品,其核心功能會鼓勵用戶邀請其他朋友成為用戶。Facebook和Paypal就是這么快速增長的。向朋友分享,或者付款,都會邀請更多人加入網絡。每個用戶再邀請用戶,那就能實現指數級增長的鏈式反應。理想的病毒式閉環應該快捷、盡可能地沒有阻礙。某些瘋狂傳播的惡搞視頻,用戶看到后數秒間就分享出去。
Paypal的推廣從最初的24人開始,通過向注冊成功的人支付獎金,成本是20美金一個人,獲得了每日7%的增長率,每十天就能用戶翻番。四到五個月后,轉賬收費就能夠覆蓋這種獲取成本。
搶先壟斷市場里最重要部分并具備病毒式增長潛力的公司,勢必能成為整個市場里的定局者(last mover)。Paypal最早吸納的是使用西聯匯款的用戶,但發現這群用戶使用不夠頻繁。他們很快找到另外一群資金流轉很快、屬于更小的利基市場的 ebay超級買家,通過吸引這2萬個買家,成為這個領域的壟斷者,就再沒有對手。
8、公司內每個人的工作要清楚區分開,內斗堪比艾滋病
在公司內部,每個人的工作要清楚區分開。像處理數學優化問題那樣分配任務不一定靠譜,得到的結果可能還是支離破碎。這是因為創業公司需要行動迅速,個人的角色不能固定不變。而且,分配工作不單單取決于人與事的關系,還取決于員工之間關系。
泰爾在管理Paypal時做得最漂亮的事情,就是讓每個人負責做一件事,每件事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只針對這一個任務對相關的人進行考評。泰爾發現這么做,出發點雖然是簡化人員管理,卻帶來深層次的發現:角色界定清楚后,能減少沖突。公司內的爭奪大多源自員工們競爭同一角色。初創公司初期各種角色流動性大,這種爭奪的風險特別高。消除競爭讓每個人建立起長久的關系,內部和睦才能讓初創公司存活。我們通常覺得外部商業生態的競爭過于殘酷是初創公司失敗的原因。其實每個公司本身就是一個生態體系,派系爭斗使得公司難以抵擋外來攻擊。
內部沖突就像艾滋病,致死的原因看起來是肺炎并發癥,真正的原因卻被掩蓋難知。
9、未來好的企業注重人機結合,而非將人排除在外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技術的同義詞。深藍打敗世界象棋冠軍,Watson打敗Jennings,谷歌無人車已經行駛在加州的大道上。
但泰爾認為計算機只是為人類提供補充配合,而非替代。未來好的企業,靠的是更好地借勢于人,而非將人排除在外。
人和計算機的能力存在本質差異。人有動機,擅長在復雜環境下制定計劃和決策,但數據量大時缺乏理解力。計算機恰好相反,擅長數據處理,但對于人很輕松的基本 判斷一籌莫展。谷歌通過掃描千萬張照片,能夠以75%的準確率識別貓,但四歲的小孩都能輕而易舉做到。人和機器存在本質上的類別不同。
Paypal在2000年度過dot.com泡沫后,遭遇的最大問題是每月上千萬美元的信用卡欺詐。因為交易太多,沒法一個個審查。于是他們組織了一群數學家研究這些 欺詐交易,然后根據研究所得,編寫自動化程序,實時去除欺詐交易。但對手們很快調整策略。Paypal隨后采取了一種人機混合的策略,程序將可疑的交易找出來展示在很好的用戶界面上,然后由人工審核。這個稱謂Igor的系統,幫助paypal實現盈利。
正因為人機結合的價值,泰爾在出售paypal后,找到合伙人,用類似技術來搜索恐怖分子和金融詐騙。于是在2004年成立Palantir,到14年銷售 額達到10億。美國的CIA主要靠高級特工,NSA主要靠超級電腦。Palantir傾向于結合二者。計算機并不能取代專家,只能幫助他們做得更好。
我們被計算機一些小成就折服,卻忽略了人依靠計算機輔助取得的大進步。Watson、深藍、機器學習算法雖然很酷,但未來最有價值的公司肯定不是靠計算機單獨解決問題,而是基于這樣的發展路線:計算機能怎么幫助人解決復雜的問題。
10、創立公司,一定要思考的7個問題
1) 工程問題 : 你具備技術突破,還是微創新式改善?
2)時機問題:你要做的事業,時機正好嗎?
3)壟斷問題:你的開局,是在一個小市場里能擁有大份額嗎?
4)人的因素:你有合適的團隊否?
5)渠道因素:除了創造產品,你有沒有辦法分發推廣你的產品?
6)耐久能力:未來10-20年,你能捍衛你的的市場地位不?
7)機密核心:你有沒有找到了一個其他人沒發現的獨特機會?
如果七個問題答案都正面,那勢必能獲得成功。哪怕只有五六個正面,成就的事業都很可觀。但清潔能源科技,在彼得泰爾看來許多答案都很負面。但他覺得特斯拉電動車,倒是七個問題都能加分(當然,馬斯克是他“Paypal幫”的二號代表,偏心總是難免)。
11、關于創始團隊: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
說到團隊的因素,這位“Paypal幫”教父,回顧了Paypal之所以成功,創始團隊搭配得合適的好處:Paypal 的6個創始人都比較瘋狂,有四個人在高中時都造過炸彈,要知道這里面有三個來自共產主義國家:中國、烏克蘭、波蘭,可見這群人特立獨行的程度。
在泰爾看來,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中規中矩,正如正態分布鐘形曲線所體現的那樣。聰慧、富裕、有領導力、核心圈內(insider)的人很少,他們分布在曲線右側;臭名昭著、缺陷明顯、不合群、局外(outsider)的人也極少,他們分布在曲線左側。
不過,泰爾發現,若只分析創始人這個群體,他們的特點是倒鐘形曲線,他們處在很強或很弱、很富或很窮的兩個極端,很少位居中游。
這可能有自我實現的意味:怪異的人的行為,經過自己和他人的放大,變得更加不同尋常,又在這個循環中更加強化。 比如維珍集團的老板,以及扎克伯格初期的合伙人西恩帕克。俄狄浦斯、羅穆路斯也是極弱又極強的代表。泰爾覺得比爾蓋茨、喬布斯也是這種即是 insider,又是outsider的代表。所以,他的感悟是:企業離不開創始人,對于創始人看似極端怪異的特點,要有更大的容忍度,你需要靠非同尋常 的個體來領導公司,他們才能超越那些亦步亦趨者。創始人也要明白:聲望和擁戴,總是與妖魔化和污名化相伴。
12、初創公司就是要像教派,甚至是幫派
最強悍的組織莫過于教派。雖然很容易跟邪教扯上關系,但企業家們需要認真考慮讓成員全情投入。埃森哲那樣的咨詢公司,看重適可而止的專業態度,人來人去,不追求長期的情感紐帶連接。但好的初創公司應該只比教派弱一點點。宗教崇拜傾向于瘋狂而錯誤地相信一些重要理念,而成功的創業公司,需要瘋狂但正確地相信一些外界忽略的事實。初創公司就是要像教派,甚至是幫派。這從咨詢公司那里學不來,也不用擔心這么做會讓常規的專業人士看起來不靠譜。
13、關于CEO工資這個敏感話題
公司給CEO付的現金越少,公司運作得越好。如果創業公司CEO的年收入超過30萬美金,他就會更像政客,而非創始人。收入少一些,他會專注于提升公司價值。公司CEO要么拿公司最低工資,要么拿一個合理的公司最高工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