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老板的生存狀態
誰愿意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后再花費心思計算今天是賺錢還是賠本?誰愿意在好不容易等來的休假日里踏上進貨的征程?這些在職老板的生活確實太過忙碌,但他們大多并非只為賺錢,而更多的是為了實現夢寐以求的理想,或是挑戰自我,完成漂亮的人生轉軌。
在職創業只為愛好
徐帆從小就愛看書,大學畢業后進了一家外企做職員,薪水不低,可總放不下和書的這份緣。于是,徐帆找來了幾位同樣愛買書、藏書的朋友,打算利用業余時間一起開家書店。開店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選店面就用了3個月的時間。徐帆把上海的大街小巷轉了個遍,最后選中了華師大后門的棗陽路,于是,“大夏書店”在2001年的盛夏開業了。
徐帆坦言:“初次創業是‘試水’,投資不敢太大,租金相對便宜,而且緊挨著華師大,學生和老師大多都是書迷,應該有一定的市常”但剛開始時,書店的贏利狀況并不理想,而且,上班族和創業族的雙重身份令徐帆忙得不可開交。為了不影響工作同時又能擴大業務,徐帆在網上開了分店,沒想到歪打正著,業務量一下子做大了,而且在網上結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對于在職老板的生活,徐帆的感受是:“職場和商場的競爭都很激烈,因此,每天的壓力很大,這樣的生活讓我有些喘不過氣來。不過我是一個愛書的人,每個周末能在自己的書店坐坐,看看書,和書友聊聊書經,享受另外一種生活,真是不錯。”
在職創業只是一個階段
“俗話說,不想做元帥的兵不是好兵。我覺得,沒有一點老板野心的職員也算不上是好職員。”剛一見面,史淳就向記者宣傳他的哲學:“當老板不容易,不是有一點閑散資金加上一些豪情就可以了,而是一項風險投資,可能會因為經驗不足等原因而血本無歸。因此,我覺得做老板不能急于求成,可以慢慢來,先當職員熟悉市場,然后做兼職老板積累經驗,水到渠成后再做全職老板。”
史淳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創業的,大學畢業后按部就班進企業當職員,積累原始資本,偷學老板的生意經,尋找合適的創業方向。工夫不負有心人,工作幾年后,酷愛運動的史淳找到了方向,開一家運動品專賣店。由于工作的關系,史淳接觸了不少運動品牌生產商,熟悉市場流行動態,而且有穩固、低成本的進貨渠道。萬事俱備后,史淳在網上開了一家NIKE專賣店。
現在,史淳白天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下班后就上網照顧自己的生意,整天忙忙碌碌的。在史淳看來,在職創業只是一個階段,一旦自己的公司步入正軌,并且規模日益壯大時,他將義無反顧地辭職,一門心思做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