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結合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對現金流量表進行全面、綜合地分析和運用
現金流量表反映的只是企業一定期間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情況,它既不能反映企業的盈利狀況,也不能反映企業的資產負債狀況。但由于現金流量表是連接資產負債表和Cye損益表的紐帶,利用現金流量表內的信息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相結合,能夠挖掘出更多、更重要的關于企業財務和經營狀況的信息,從而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做出更全面、客觀和正確的評價。
(一)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比較分析
1.償債能力的分析
在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時,首先要看企業當期取得的現金收入在滿足生產經營所需現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夠的現金用于償還到期債務。在擁有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基礎上,可以用以下兩個比率來分析:
短期償債能力=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長期償債能力=經營現金流量/總負債
以上兩個比率值越大,表明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越強。但是并非比率值越大越好,因為現金的收益性較差,若現金流量表中“現金增加額”項目數額過大,則可能是企業現在的生產能力不能充分吸收現有資產,使資產過多地停留在盈利能力較低的現金上,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獲得能力。
2.盈利能力及支付能力分析
由于利潤指標存在的缺陷,因此可運用現金凈流量與資產負債表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作為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等盈利指標的補充。
每股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總股本。這一比率反映每股資本獲取現金凈流量的能力,比率越高,表明企業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強。
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凈資產。這一比率反映投資者投入資本創造現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創現能力越強。
(二)現金流量表與損益表比較分析
將現金流量表的有關指標與損益表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以評價企業利潤的質量。
1.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比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會計利潤之比若大于1或等于1,說明會計收益的收現能力較強,利潤質量較好;若小于1,則說明會計利潤可能受到人為操縱或存在大量應收賬款,利潤質量較差。
2.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主營業務收入比較。收現數所占比重大,說明銷售收入實現后所增加的資產轉換現金速度快、質量高。
3.分得股利或利潤及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得到的現金與投資收益比較,可大致反映企業賬面投資收益的質量。
綜上分析,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構成了企業完整的會計報表信息體系,在運用現金流量表對企業進行財務分析時,要注意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相結合,才能對所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得出較全面和較合理的結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