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10月3日出版的《商業周刊》將發表題為《你努力工作的真正原因》的文章。文章指出,縱觀歷史,人們的工作狀態是受時代影響而變化的。當國家和個體變得富有,他們所做的工作也就隨之減少。
你是否過著這樣的生活:當許多人正坐在電視機前欣賞著娛樂和體育節目時,你正踉蹌著從辦公室走出來在公司的停車場尋找著自己的車。回到家,你從冰箱拿出罐啤酒喝,又塞了些殘羹剩飯,然后整個人疲勞地癱在床上,身邊的妻子早已入睡多時。六小時后,你艱難地爬起去沐浴,套上一件干凈的襯衣,給自己灌一杯咖啡,把孩子送到學校,然后瘋狂地投入永無休止的單調工作中。
19世紀后期,美國還是個相對貧窮的國家。那時,一個家庭中的男性主要勞動力幾乎沒有休息,除去工作、家務、三餐,平均每天的閑暇時間只有1.8小時左右。一般的工廠工人每個星期大約工作60個小時,休息一天。直至1886年5月1爆發了美國芝加哥工人大罷工,提出了八小時工作制的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美國生產力和收入同步提高,勞動者的工作時間隨之下降,閑暇時間也隨之增加。1926年,也就是亨利·福特在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改進生產方法的十年后,五天工作制開始被推行。到了1970年,每周40小時的最高工作時數制度誕生了。歐洲和亞洲的國家在減少工作時間方面也經歷著同樣的發展。自1991年起,日本國民的年平均工作時間減少了11%,法國減少了10%,德國、英國減少了6%,韓國減少了5%。中國的平均工作時間目前雖然仍遠遠高于美國,但也正有下降的趨勢。“亞洲經濟相對落后,以至人們仍需拼命工作,”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艾伯特·艾爾西納說,“但是隨著他們變得越來越富有,他們將獲得更多的閑暇時間!保ǚ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