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屆奧運會吉祥物誕生后,吉祥物特許商品陸續在全國主要城市面世。出乎眾人意料的是,五個可愛的“福娃”毛絨玩具的熱購旺銷局面經過近兩周時間仍沒有得到緩解,限量發行的吉祥物紀念幣和紀念郵品等更是幾乎沒有在市面上看到。兩周以來,不少人反復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為什么會出現火爆熱銷局面?

北京奧運商品熱賣京城
鏡頭一:北京站11月11日晚上21時
11月11日晚21時,在北京站進站大廳內的奧運商品特許專賣店,來自遼寧沈陽的于先生懷抱著福娃“貝貝”和福娃“歡歡”,高興地說:“奧運吉祥物剛一發布,這里就排上長隊了。真幸運,我買到了兩個。”據奧運特許商品專賣店售貨員介紹,這批吉祥物在工體吉祥物揭曉的同時,向公眾限量發行,有單價98元的和78元的。在一個多小時的銷售中,共賣出了700多個吉祥物。31歲的溫州人周如乾笑著說:“我今晚就要回家鄉了。買了兩個吉祥物,雖然錢不多,也算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盡了一份力。”
鏡頭二:王府井工美大廈11月12日早晨
工美集團營銷策劃部部長張宏偉介紹說:“11月12日一大早,我剛到公司附近,看見少說也有上百人的隊伍,嚇了一跳,一問才知道原來都是排隊買吉祥物的。”憑著多年的營銷經驗,她感到一次銷售熱潮即將來臨。為了盡可能多的讓排隊等候的顧客買到福娃,臨時決定“每人限買一套”。就這樣,當天到貨的400套福娃在不到1小時的銷售時段中被“搶購一空”。
鏡頭三:百貨大樓11月23日下午
走進王府井百貨大樓,正好遇到奧運特許商品柜臺上貨,三三兩兩的客人讓記者心想“這里總算人少些”。正要上前打聽個究竟,人們呼地圍了上去,一會兒柜臺前便水泄不通了。“給我1個福娃貝貝!”“我買3套!”原來柜臺剛剛進了150套吉祥物毛絨玩具,沒過10分鐘,就被爭購一空。一個售貨員說,剛剛進來的這批吉祥物并不全,缺了福娃歡歡,但還是有不少人買了4個走。一位慶幸自己“恰逢其時”、一口氣買了5套毛絨玩具的女士說,她等了好多天,天天看著別人排大長隊,沒想到今天“無心插柳”,趕上了百貨大樓剛上的貨。
鏡頭四:中友百貨11月24日上午
在中友百貨的奧運特許商品專賣店,售貨員搬來的3箱福娃磁石般地引來大批顧客。售貨員說,這些天,吉祥物和其它奧運商品都賣得很好,吉祥物雖然沒有長時間斷貨,但每次到貨數量較少,賣不了多長時間。一對來自內蒙古包頭市的老年夫婦告訴記者,他們之前打電話去北京奧組委詢問專賣店的地點,最后推斷西單應該比王府井人少,才選擇這里作為購買地。“為啥買?一個是吉祥物好看,有中國特色,有民族的東西。二是我們國家富裕了,要是窮,大家誰也買不起。”老兩口樂呵呵地買了一套福娃:“這不是給孫子帶的,是我們自己留著的。”
現象一:一定要在北京買到吉祥物
很多商家介紹說,在吉祥物購買人群中,很多是外地顧客。他們拿著火車票、飛機票找到銷售經理,說馬上要上火車、上飛機了,但一定要在北京帶個福娃回家。
上海的民間收藏家藍翔老人專門收藏歷屆奧運會吉祥物。他推遲了返滬時間,等了兩天以后,在北京買到了一套完整的奧運會吉祥物時,70多歲的老人抱著五個娃娃,高興得像個孩子。
現象二:吉祥物商品帶動其它奧運商品銷售
一位長者拿著吉祥物如釋重負地說,他孫子天天吵著要吉祥物,兒子、兒媳上班沒時間,所以只有“老將出馬”。據了解,到了周末,在“小手拉大手”的效應下,奧運商品柜臺更顯得人滿為患。許多孩子不買到吉祥物“誓不罷休”。
除了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特許商品以外,印著奧運會徽“中國印”的特許商品這些天也迎來了銷售小高潮。徽章、中國結、鑰匙扣等“小玩意兒”很受歡迎。“常常有顧客指著陳列架說‘一樣要一個’。”商家介紹說,隨著吉祥物商品上市,銷售一直比較平緩的奧運特許商品出現了旺銷。以前較長時間才補一次貨,最近,業務員幾乎天天在與廠家聯系進貨。顯然吉祥物商品給其它奧運特許商品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吉祥物商品供應何時能夠滿足需求?
吉祥物商品上市之初,有關方面出于準確樹立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形象的需要,對產品有特定要求。加上吉祥物上市之前還要保密,生產毛絨玩具的企業只有一家。吉祥物公布前,這家工廠的800多名工人在封閉的情況下,加班加點,生產了15萬只毛絨玩具。吉祥物公布后,這家工廠每天為市場提供約12000只毛絨玩具,總上市量已接近40萬個。
據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工作人員介紹,吉祥物誕生后,保密工作解除,北京奧組委又與兩家企業簽訂協議,生產吉祥物毛絨玩具。這兩個廠家正在加緊生產,使毛絨玩具產品批量上市,且每家均有每天數萬個的生產能力。但是,這種情況能否讓吉祥物商品的銷售平緩下來?
一些商家認為,難!多數商家目前只在店面中的奧運特許商品柜臺銷售吉祥物,也只能零售,不接大單。為更多滿足顧客需要,有的柜臺規定每位顧客只能買一套。不過,現在很多大型商戶、企業都已多次向商家訂貨,且至今沒有得到滿足。有專家分析說,這些大宗訂貨隨時會“沖擊”市場。
吉祥物帶來的不僅僅是吉祥
有專家認為,吉祥物上市恰逢“吉時”:西方的感恩節、圣誕節,中西方共同的新年。這些節日都是“送禮”、“送吉祥”,相互表達情誼的高潮。中外人士拿有特殊意義的吉祥物送禮是再好不過的東西了。
中國科技大學的老教師排了三次隊,就是為了給在外留學的兒子多買幾個吉祥物玩具。他兒子的外國同學都“點名”要福娃。
一位女士說:“老板要出國,福娃是給外國友人的最好禮物。”
工美大廈的張宏偉表示,很多顧客不僅看中了吉祥物的紀念價值,也喜歡五個吉祥物各部分象征意義所展現的中國文化。
一位中年男子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贊同:“其實我也沒想什么收藏不收藏的,家里也沒小孩兒,就是因為它們透著一股喜慶勁兒,讓人看著就喜歡。”
來自海南的尹先生抱著兩個吉祥物從里三層外三層的人群中擠出來,他說:“我買了貝貝和妮妮,它們身上的顏色正好代表了我對北京奧運的祝福。”
一位在外國工作的女士說,應公司老板和同事的請求,她買了幾套吉祥物和吉祥物的紀念章帶過去,不過苦惱的是自己的行李箱可能會裝不下。
還有人認為,吉祥物商品上市,使無形的奧運概念寓于一個深受群眾喜愛的有形物之中,使人們對奧運會有了觸手可及的感覺。
吉祥物修改創作小組組長、著名藝術家韓美林早在吉祥物尚未面世時就說,不敢說這組吉祥物是最好的,但它會讓大家喜歡,因為每個吉祥物從頭到腳都蘊涵了豐富的中國元素,是老百姓平時喜聞樂見的東西的集合。例如妮妮,風箏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了,深受群眾喜愛;藏羚羊的頭飾部分用了很多西部少數民族的裝飾;歡歡頭上的火焰既是我們最早的一種織錦上的火焰,也是敦煌壁畫上的火焰;京京的頭飾用的是宋瓷上的蓮花瓣;貝貝的頭飾是半坡文化陶器上的魚形,有大量中國文化元素在里面,都是中國的東西。應該說,這些東西本來就在人們的腦子里。全國人民都能從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元素,具有廣泛的認同性和代表性。
北京奧組委的一位負責人表示,中國福娃把繁榮、歡樂、激情、健康和幸運組合起來,表達了中國人民愿意建立一個和諧世界,愿為世界的和平、友誼、進步事業和人類共同的美好幸福生活做出努力的愿望和祝福。所以這組吉祥物的理念和北京奧運會主題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連在一起的。如果只用一句話來解釋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備受人們喜愛的原因,那就應該是:中國5000年燦爛文化如今依舊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