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低價”沖刺百億圣誕禮品商機 部分中小企業因原料漲價不愿接訂單 本報記者宗新建實習記者顧春光發自杭州
正當歐美市民購買圣誕禮品喜迎節日時,全球最大圣誕禮品制造集散中心——浙江義烏的圣誕禮品廠商、貿易商們也在做最后沖刺。但面對百億元商機,一些中小企業由于原材料上漲而不得不面對關門或轉行的尷尬。
“每年7月、8月、9月是外國采購商開始通過海運大批量采購圣誕禮品的旺季,但由于國內圣誕禮品的消費氣氛已經形成,整個銷售旺季已經拉長,即使到了11月底12月初,義烏的圣誕禮品生產企業依然異常忙碌。”昨日,孫國標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孫國標是義烏一家工藝品公司的總經理,該公司每年生產額達到1000萬美元,其中出口超過800萬美元。“公司今年出口的主要品種是圣誕樹和圣誕帽,其中圣誕樹超過100萬棵,圣誕帽近200萬頂。”最便宜的圣誕樹在國外售價約2~3美元,最貴的50美元,產品大部分都出口美國和歐洲。據孫國棟估計,“僅在圣誕禮品這一項,全球每年的消費額至少要超過人民幣100億元,蘊藏巨大商機。”
記者了解到,目前,義烏有圣誕禮品生產企業和市場經營戶數千家,歐美30%以上的圣誕用品都來自義烏。
來自浙江省外經貿廳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浙江省出口的圣誕用品為1.69億美元,同比增長12.15%;在義烏,僅中國小商品城1~10月的累計成交額就達到211.5億元,同比增長4.93%。
但在大部分企業贏得商機,賺得利潤的同時,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義烏的一些中小圣誕禮品制造企業卻叫苦不迭,甚至出現了“懼接”訂單的尷尬。義烏一圣誕禮品生產商透露,去年原材料漲價時,很多企業都能內部消化。盡管利潤微薄,但基本上還能維持正常經營,但今年,“一些中小企業日子卻不怎么好過”。
“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導致國內市場化工產品價格也繼續上揚。今年上半年,作為生產圣誕禮品的主要原料之一的初級形狀PE塑料均價就同比上漲15%以上。”該生產商表示,盡管目前義烏圣誕禮品的出口量很大,但大部分中小廠家為加工企業,扮演的僅是依托訂單賺取加工費的角色,利潤微薄,加上“一些外商無視原材料價格上漲,繼續壓低采購價格”,導致成本的提升無法用提價來消化,部分企業已經開始由“爭訂單”向“不愿接訂單”轉變,甚至考慮關門或轉行。
中國首選,價值之選!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
訂閱電話:021—52132511(上海)010—58685776(北京)020—34254460(廣州)0755—82416077(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