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聚眾:對手眨眼變兄弟 在全國六七十個城市互相追趕的“對手”卻在兩周內變成“兄弟”,共同掌握98%的樓宇視頻廣告市場份額。昨天,中國兩家最大的戶外電視廣告網絡運營商分眾傳媒、聚眾傳媒正式宣布合并。雙方交易涉資總價值將達到3.25億美元。據悉,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涉案金額最大的媒體并購案。但如此高的市場份額也引起了人們對其“壟斷”的質疑。
本報訊 (記者 彭俊杰)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分眾傳媒和聚眾傳媒正式合并,按照市場情況估算,分眾傳媒(NASDAQ:FM-CN)總市值將有望超過14億美元,超過新浪,接近網易,成為國內又一傳媒巨頭。
兩大品牌都將保留
根據協議,雙方將采取境外公司換股的方式進行“合并”。根據分眾傳媒向美國證券委員會(SEC)提交的有關文件,分眾傳媒將以現金加股票合計3.25億美元的代價,與聚眾傳媒合并。新公司仍然沿用分眾傳媒的名稱。
據有關人士介紹,在這個操作中,分眾將向聚眾傳媒支付9400萬美元的現金,以及價值2.31億美元的股票,獲得聚眾100%的股權,而聚眾傳媒CEO虞鋒以及聚眾的戰略投資者將持有分眾傳媒部分股權。整個交易在今年第一季度完成。
昨天分眾傳媒新聞發言人嵇海榮向記者表示:“合并完成后,分眾、聚眾兩大品牌將保留,上市公司分眾傳媒旗下將擁有三個獨立品牌(分眾傳媒、聚眾傳媒、框架媒介),分別從事不同的廣告業務。”
據悉,整合后的分眾傳媒的商業樓宇聯播網將覆蓋中國近75個城市,3萬多棟樓宇,6萬多個顯示屏。聚眾傳媒CEO虞鋒將進入分眾傳媒董事會,擔任上市公司董事會聯席主席。
上周末,分眾在納斯達克的股價上漲1美元,報收于37美元,比半年前上市時的17美元增長了一倍多,市值超過14億美元,超過國內第一門戶網站新浪網。按照分眾公布的去年前三季度財報及第四季度預測,去年一年分眾的營業收入將達6億元人民幣。
“合并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此前,聚眾傳媒是分眾傳媒在戶外電視廣告市場的主要對手。事實上,在分眾登陸納斯達克股市后,聚眾原計劃步分眾傳媒后塵赴美國進行首次公開招股(IPO)。
“選擇與分眾進行強強聯合,對我來講是一個艱難、艱苦的選擇,是人生的一個重大選擇,也是一個痛苦的選擇。”昨天,聚眾傳媒CEO虞鋒向記者坦陳,之所以決定和分眾聯合,是因為發展企業不是看當下,而是看企業明年、后年的發展,看長久能夠取得怎樣效果以及給股東帶來怎樣的利益。
分眾傳媒CEO江南春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兩家合并把網絡做大,廣告主單一媒體投放的效率將得到提高,而且,大家可以把更多精力轉移到提高服務質量、提供更多增值服務上來,這對整個行業有利。
“對民營企業有象征意義”
毋庸置疑,此次分眾與聚眾的合并之所以受到諸多關注,主要在于本來水火不相容的兩個行業巨頭,竟然能夠握手成為一家人,這在國內不少領域是非常少見的案例。
“這是一個‘1+1=11’的合并,對民營企業及投資業都有象征性意義。”被稱為是此次合并“媒人”的凱雷集團董事總經理、亞洲創業投資基金負責人祖文萃認為,目前國內不少行業企業之間的競爭都是非理性的,“不一定只有把對手滅了插上紅旗才是唯一的勝利方式。”
其他聲音
是否造成壟斷?
雖然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表示,合并將有助于分眾傳媒節省成本,提供更多“定位準確的廣告發布渠道”。但昨天在新聞發布會現場,很多媒體仍對“壟斷”兩個字開刀。江南春對此回應稱,“關于壟斷,我們一般講壟斷是指對某一個產業,我想我們兩家的合并,只是對樓宇電視這個產品,形成了一個非常高的進入壁壘,但對中國的戶外廣告或者是中國的廣告來說只是一個組成部分,所以不能從某一個產業的壟斷這一高度去看這個問題。”
被抱怨為“視覺污染”
媒體質問分眾傳媒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視覺污染:由于樓宇廣告有一定的強制性,不少人抱怨被迫接受了這樣的廣告選擇。據了解,日本將把不規范的廣告規定為視覺污染,中國還沒有這樣的規定。
分眾傳媒認為自己提供的廣告不是視覺污染,而且是提供信息咨詢的一個重要渠道。分眾傳媒還提供了自己的一些調查報告,就樓宇廣告的接受程度,調查顯示,特別喜歡的人占5%,比較喜歡的占50%~60%,有30%左右的人是可看可不看,只有1%~2%的人不喜歡看這個東西。
美國私人資本運營公司凱雷投資集團是聚眾傳媒的第二大股東,自2004年年中至今向聚眾傳媒投資了1950萬美元。交易完成后,凱雷投資集團將成為分眾傳媒的“重要”股東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