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了解,“太平洋系”正在一分為三,在南京、北京、上海成立三個公司—上海蘇商建設集團、太平洋建設集團、北京長城建設集團。今年1月已完成注冊的蘇商建設內有國外公司股份,等整合完畢該集團注冊資金將達10億元以上,嚴介和將實現相對控股。
嚴介和表示:“中國的民企不能做太大,做大就會出問題。所以我把原先太平洋建設集團分為兩條線,6個集團。一條是‘南京—上海—北京’產業、資本和政治圈,屬于管理集團,上海蘇商集團將是這個鏈條的核心;另一條是將太平洋集團下的工程、工業和投資三大集團獨立,作為運作集團。通過這兩條線進行交叉式管理。”
其中“資本投資環節將由上海蘇商來完成,這還是我們相當薄弱的領域。上海蘇商將成為與海外資本對接的渠道,向其他兩個集團輸送資金。” 嚴介和表示。
上海蘇商建設集團4月20日的集團章程也顯示:“集團根據生產經營業務的擴大及發展的需要,將逐步吸納系統內外企業為控股和參股子公司,也可吸收以合同、協議、契約等形式與集團母公司、子公司建立長期穩定經濟合作關系的企業為集團的其他成員企業。”
“此章程將方便嚴介和將太平洋集團的子公司向蘇商集團轉移。” 上海羅潔律師事務所律師顧志強說。
嚴介和告訴記者:“現在太平洋集團只是管理集團三個環節中的一環,負責江蘇的業務。我選擇在南京、上海、北京打造獨立的三個集團,而不是一個集團的分公司。從某種程度上講,任何一家出了事,都不會牽連另一家。上海是經濟金融資本中心,如果把遼寧、內蒙古的一些項目資金轉到上海,比起轉到江蘇,更加名正言順。”
嚴介和如此坦露其分析考慮,不僅體現了他一貫坦誠率真的個人風格,也反映了一個現代企業家的智慧和謀略。
上海蘇商集團從5月8日才正式對外宣布營業。按照蘇商集團文化部的說法,蘇商集團是一個全新的公司,該公司與太平洋建設是相互獨立的兩個法人實體。
蘇商集團與太平洋建設之間有著無法割斷的血緣聯系,有無可能存在內線資本運作,是否能夠做到真正獨立?嚴介和面對此提問保持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