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0.27%更有針對性 阻遏信貸過快 央行的貨幣政策再次出其不意。
8月18日下午5點18分,正是各金融機構準備下班、迎接周末的時間,一條信息在幾分鐘內,讓所有的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重新回到戰備狀態,各個辦公室里電話鈴聲急促響起:央行加息了!
央行宣布: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27個基點。一年期存款利率由2.25%提高到2.52%;貸款利率由現行的5.85%提高到6.12%。
這次加息,距8月15日上調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僅僅3天時間。
央行動作為何匆匆
幾個月來,市場一直在揣測著央行下一次加息的日期,但是這次的動作還是讓市場感到央行政策密度的壓力,以及政策出其不意的震懾力。
此前,一切跡象都把市場引向了趨勢是加息、但在短時期內不會加息的預期中。
首先是美聯儲在8月中止繼續加息的決定。為維持中美一定的利差,市場普遍認為中國央行也不會馬上加息,否則會對人民幣匯率造成進一步的升值壓力。
8月15日是第二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實施日, 準備金率提高0.5個百分點,從商業銀行手中抽走了約1500億元的流動性。
央行已經連續三周通過數量招標方式把一年期央票收益率控制在2.7961%的水平。這表明,央行認為市場利率過高,并希望通過數量招標的方式將利率穩住。而將存款利率上調,勢必會對資金市場利率上揚造成壓力。
而且,7月份包括CPI(消費物價指數)在內的宏觀數據還是比較溫和的。
但顯然,市場并沒有號準央行的“脈”。
花旗集團的經濟學家沈明高認為,央行選擇這個時機加息,首先與信貸加速擴張的趨勢有關。雖然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增加值增速都有所放緩,但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人民幣新增貸款1718億元,同比多增2032億元,而6月份的新增貸款是同比下降的。這表明過去一段時間采取的緊縮政策影響非常有限。
其次,投資增長很快,而社會零售總額增長非常穩定,CPI從1.5%降到了7月份的1.0%,分析這些數據,有一種可能就是產能過剩的問題在惡化,否則很難解釋CPI為什么會下降。
他說:“兩種因素加在一起,加息就是自然的了”。
這次加息無疑是對總需求的進一步抑制。
央行稱,通過上調基準利率,可以加大投資行為的融資成本,防止貸款盲目擴張;提高資金成本還可以廣泛地調節全社會投融資行為和預期,促使各類投資主體更加趨于理性。
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加息,不過上一次,央行沒有提高存款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