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聯合融資新啟示(編后)
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很多,但一個較為根本的問題在于觀念上有誤區。對于一般的投資者或者銀行來說,他們的誤區是,總認為中小企業大部分是非國有的,多多少少對中小企業抱著懷疑的態度。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也有一個更新觀念的問題,不少中小企業都在同樣的行業生產著同樣的產品,惡性競爭,如果能夠以產業的發展為重,聯合起來,競爭力就會大大提高,融資能力自然也會隨之增強。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任重道遠:
其一,企業開展融資要靠創新思路。近年來,各級政府為了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紛紛成立政府出資或入股形式的貸款擔保公司,可由于種種原因,擔保公司多數運作都不理想,甚至最終不歡而散。
其二,打破融資瓶頸要走合作之路。由于中小企業貸款具有金額小、頻率高、時間急等特點,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管理成本相對較高,在商業銀行尚未將盈利最大化作為主要經營目標的前提下,這就影響了銀行的貸款積極性。如果能將中小企業聯合起來,不光規模大了,力量強了,信譽也高了,銀行與其合作的積極性就來了,這樣無論對己、對合作伙伴都會帶來雙贏的效果。所以,對于一般民營企業而言要多尋求合作,合作不光可以帶來融通資金的便利,還可以在技術、管理和市場上獲得優勢和支持,從而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
其三,誠信是企業拓展融資的前提。企業開展融資最重要的是要講誠信。可嘗試建立企業信用記錄及公布制度,通過立法和設立行規等手段嚴肅懲處逃廢銀行債務的企業及其負責人,“使不講信用的企業和個人付出高昂的代價”。
其四,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是開展融資的保證。一個企業開展任何形式的融資都要有良好的投資預期,如果企業的融資缺乏市場科學調研預測,就會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也容易導致失敗。所以,民營企業對于開展融資更要慎重,一定要打有把握之仗,也就是說,企業的產品必須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作保證。
其五,企業融資要找準門路更要多找市場。對于每一個民營企業來說,都有他的特定條件和生存環境,因此,在企業開展生產經營融資中,也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不拘一格,只要選準路子,找準門路,融資的路往往會水到渠成。經驗告訴人們,現在是市場經濟,開展融資也要以市場為依托,采取引資、合資和借雞下蛋等多種形式開拓融資渠道,提高企業的生存發展能力。
其六,企業發展要注重自我積累。一個好的民營企業,不管融資環境和條件怎樣,都要注重自我發展積累,不可盲目擴張,盲目擴張具有很大的風險性,企業要減少風險,就要有更多的發展資本,減少負債。為什么許多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就往往因為不堪一擊的高負債所致。相反,有些企業就能承受多元化市場的沖擊,使企業在市場搏擊中不斷前進,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業的自我積累,提升了抗拒市場沖擊的能力。
總之,民營企業的融資之路就在自己腳下,只要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就能戰勝困難,找出適應自己發展的融資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