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嬰幼產品走俏 文章出處: 商業周刊a4版 作者: 毛穎穎/文 王飛/制表
三八節臨近,在采購大軍中,大批的年輕媽媽與準媽媽們成為最引人注目的一群,金豬寶寶們的裝備也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商品。
消耗品最熱銷

目前在各大超市,奶粉、尿不濕等都占據了顯著位置做促銷,在家樂福馬連道店,幫寶適尿不濕一天銷售額在萬元以上。據了解,近期嬰幼兒用品和孕婦用品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30%,其中尿不濕和奶粉這樣的消耗品賣得最好,成為親戚朋友看望新生兒的實惠禮品。
“一分錢一分貨,國產嬰兒奶粉,像三元、伊利、完達山什么的在這兒反而賣不動,寶寶越小越買名牌。”在安貞華聯超市,嬰兒奶粉柜臺的促銷人員這樣說。在中關村家樂福、成府路易初蓮花等超市,一站到嬰兒奶粉區,促銷人員首先推薦的必然是所謂“奶源好”、“配方先進”、“添加全面”的進口罐裝奶粉,一般都在160元/罐以上,據介紹平時銷量較好的也都是100多元/桶或者更貴的進口品牌配方奶粉。
記者注意到,一般國外品牌嬰兒奶粉的價格為160元-200元/罐(900g),而國產品牌價格多集中在100元-120元/罐,袋裝國外品牌嬰兒奶粉(400g)價格多在60元以上,比國產品牌至少高出30%。據促銷人員介紹,1罐奶粉(900g),即使搭配母乳食用也只能吃10天左右,如果完全依靠奶粉最多吃5天。在各大超市,高檔嬰兒奶粉全部加裝了防盜扣,和化妝品柜臺一樣“享受”先付款再取貨的“待遇”,而適合0-6個月嬰兒的進口配方奶粉則普遍不設袋裝產品,購買者需要為30元-40元的包裝罐買單。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大家熱衷買奶粉送禮,但寶寶的體質各有不同,對不同品牌奶粉的適應性不同,此外最重要的是新生兒對奶粉具有排他性,一旦已經習慣某品牌的某一種產品,突然更換奶粉將會引起腸胃不適,需要新舊產品搭配食用,慢慢過渡。
此外,一般輔食都是3個月或半歲后才可食用,品種混雜反而容易引起寶寶腸胃不適,所以看望寶寶特別是剛剛出生的寶寶不建議購買輔食,也不要購買果汁(含糖和防腐劑,效果遠不如自制的鮮榨果汁)。
商場網站齊火爆

貴友大廈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商場特意在去年9月完成了對嬰幼兒商品樓層及品牌的調整擴張,從去年10月新張到現在,貴友大廈嬰幼兒商品的銷量平均每月都比2005年同期增長30%-40%。而中友百貨方面也表示,從去年12月至今,中友百貨嬰幼兒商品的銷售利潤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15%左右。
除了各大商場之外,網上商城特別是專業嬰兒用品網站的生意也是越來越熱。僅2006年,淘寶網嬰幼兒用品銷售額即達到3.3億元。此外易趣、搜狐商城、新浪商城等平臺嬰兒商品銷售同比增長幅度均達到了20%-30%。
一般來說,嬰兒用品店品牌產品在7折左右,淘寶6-6.5折就可以買到,而“嬰達喜”、“麗家寶貝”、“紅孩子”等母嬰用品專業網站提供市內直送,價格比市價略低,最多可優惠10%-20%。由于部分產品如搖籃、嬰兒床等等可以反復使用和消毒,所以網上也有不少二手嬰兒床和推車轉讓,價格一般只有市價的一半。
價格不菲種類驚人
游泳池、學飲杯、喂藥器、吸鼻器、拍背器、洗澡水溫計、嘴唇機能訓練器、蹬被提醒器、牙床機能訓練器……琳瑯滿目的嬰兒用品可以說是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就拿奶瓶來說,防滑型角度奶瓶、感溫奶瓶、易握奶瓶、雙層保溫奶瓶……在金源燕莎MALL,品牌奶瓶的售價都超過百元,一只溫奶器要400多元。
在中國婦女兒童大廈,記者看到,嬰兒服(0-1歲)、幼兒服(1-3歲)品牌繁多,一套普通禮盒裝多件套(嬰兒衫、褲、帽子、手套、腳套)嬰兒“和尚”服售價百余元,而“史努比”、“麗嬰房”等品牌的連身春秋幼兒服普遍售價超過150元/件,即使是甩賣的舊款幼兒T恤也要40元/件;在玩具方面,均價200元/套以上的純棉積木、辨圖形類玩具基本占據了0-1歲嬰兒玩具柜臺,這些玩具完全無毒、不怕啃咬,質地柔軟,可以機洗,但價格驚人,一只鉛筆長度的純棉搖鈴價格即售28元,一本三四頁的卡通棉布書售價68元;嬰兒護膚品細化程度已經直迫成人,包括嬰兒營養面霜、補水面霜、特潤護膚霜、全效護臀霜、嬰兒沐浴露等等,成套購買需花費近300元;而童車、兒童床這些使用時間較長的嬰兒用品價格落差很大,以童車為例,便宜的超市產品200元-400元,高端品牌如GRACO售價2000元-4000元。
雖然價格不菲,但還是有近一半的準父母選擇“全套配齊”。據貝因美嬰童專賣店的店員介紹,為一個小嬰兒配齊全套用品,花費在5000元-8000元,其中包括奶粉、奶嘴、防嗆防吐奶瓶、保溫奶瓶、奶瓶刷、奶瓶清洗液、嬰兒衣服、尿布、嬰兒被、嬰兒睡床、夏天的小蚊帳、冬天的小睡袋、洗澡盆、沐浴液、潤膚液、專用溫度計、專用指甲剪、專用毛巾,再加上紙尿褲等等。在這些用品中,一張單薄的嬰兒兩用蓋被售價288元、一把嬰兒指甲剪58元錢、一張小床600多元。
盡管家長愛子心切,但嬰兒用品并非越貴越好,也絕非越新潮越“專業”越好,婦幼專家指出,有些產品價格貴是因為成分復雜,但容易引起感染過敏,有些產品如吸鼻器、掏耳勺等容易損傷嬰兒脆弱的鼻子和耳朵,也有不少學飲杯被寶寶當玩具咬著玩,反而很不衛生,所以給寶寶買東西特別是送禮物最好避免一些沒有品牌,僅僅是特別新鮮、漂亮,而使用后可能帶來麻煩的“零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