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提示銀行業七大風險
資本、房地產市場價格波動可能會增加銀行業面臨的信用風險
銀行業面臨七大風險
◆宏觀貨幣環境緊縮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增大
◆集團客戶授信或暴露新薄弱環節和風險點
◆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流動性管理臨新考驗
◆利率匯率市場化程度提高增風險管理難度
◆金融“脫媒”效應漸明顯挑戰當前經營模式
◆奧運對服務水平和業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銀行業國際化綜合經營的戰略與管理風險
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近日表示,2008年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復雜性增加,中國經濟金融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銀行業要高度關注新形勢下面臨的七大風險。
蔣定之在銀監會2008年第一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上指出,我國經濟金融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一是經濟增長存在從偏快向過熱轉變的風險;二是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脹的壓力依然存在;三是資本、房地產市場價格波動可能會增加銀行業面臨的信用風險;四是節能減排、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五是受美國次貸危機等因素影響,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更趨復雜。
他強調,銀行業要高度關注新形勢下面臨的風險。一是宏觀貨幣環境緊縮,銀行業信用風險可能上升,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增大。二是隨著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的不斷變化,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大企業客戶的競爭將更為激烈,集團客戶授信有可能暴露出新的薄弱環節和風險點。三是全社會流動性過剩狀況依然存在的情況下,銀行體系流動性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銀行業金融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的流動性管理面臨新的考驗。四是利率、匯率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銀行業面臨的市場風險管理難度上升。五是金融“脫媒”效應日益明顯,對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模式形成嚴峻挑戰。六是奧運年對銀行業服務水平和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七是銀行業國際化和綜合經營的戰略與管理風險不容忽視。
在談及風險管理時,蔣定之指出,要嚴格貸款三查制度,加大對“假權證、假報表、假按揭、假注冊資本”等“四假”問題的查處力度。加強集團客戶的授信管理。繼續加強監測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防止資本市場風險向銀行體系傳遞和蔓延。
此外,蔣定之要求,積極應對金融脫媒挑戰,大力推動金融創新,審慎實施“走出去”戰略。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根據新形勢,積極調整發展戰略和信貸結構,加大持續創新力度,大力開拓以增加非利息收入為基礎的中間業務。同時,必須考慮到投資者經驗不足、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現實國情,循序漸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