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人注冊“溫州人”商標 [提要]:
■溫州人挺生氣,現正等候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最終裁決
■“溫州商會”也被申請注冊,遭全國各地溫州商會強烈反對 本報訊(記者 李德慶 胡晶) 近日,一個商標注冊申請讓溫州人大為吃驚:“溫州人”3個字被長春市民以商標形式進行了注冊,正在等待國家工商總局的裁決。長春市溫州商會相關人士認為,將籍貫在溫州人的統稱作為商標使用不恰當。
“溫州人”商標被注冊
“‘溫州人’被搶注成商標了!”昨日,有讀者向本報反映,“溫州人”這個在很多時候被人們賦予特殊含義的詞,已被長春市一市民以商標形式進行了注冊。
記者在國家商標注冊公告中看到,申請注冊人是吉林省長春市的于海龍,注冊類目為16類報紙、期刊、雜志、新聞刊物,申請注冊時間為2004年10月。2007年10月28日,“溫州人”商標已進入公告初審階段,注冊公告日期則在2008年1月28日。
對注冊成功表示樂觀
昨日,記者聯系到長春市民于海龍。他告訴記者,注冊“溫州人”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創辦一份關于“溫州人”的刊物。據其講,多年前他經營生意時,就遇到許多溫州人,從他們身上,他看到了溫州商人自強不息的創業精神以及聰明的商業頭腦。
但他否認自己是搶注,對注冊成功表示樂觀。他表示,按國家《商標法》的有關規定,搶注和注冊是有本質區別的。“搶注是指以前有人或企業使用,后者通過搶注獲得該商標。而我所注冊的‘溫州人’此前從未有人使用過,我的注冊行為是正當合理的。”
曾有多人申請
昨天,記者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中國商標網上查詢發現,曾經申請過注冊“溫州人”商標的,竟有10項之多,其中不乏非溫州籍的個體申請者。在于海龍之前,曾有兩人先后申請注冊“溫州人”商標,但因與行政區劃名稱近似,這兩個“溫州人”商標都未能通過注冊。
吉林省永大商標事務所所長許可表示,刊物名稱不受行政區劃限制,因此,于海龍的申請未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駁回。
溫州人說“很反感”
有關人士認為,“溫州人走南闖北,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僅‘溫州人’三個字就足以吸引眼球,其商業價值不可估量。”而于海龍昨天也表達了充分利用商標的愿望。他表示,申請注冊成功以后,他不想賣掉這個商標。
昨天記者電話采訪了長春市溫州商會會長王鵬,他對此事態度很低調。他表示,早已獲悉長春市民搶注“溫州人”商標的消息,而且溫州總商會的態度已經很明確,“溫州人”是溫州全體市民的統稱,被個人注冊成商標使用很不恰當。雖然在商標上含有“溫州”二字可能會提升其知名度,但申請人也應考慮到溫州人對該名稱情感上的排斥。
記者隨后采訪了部分在長溫州籍人士,他們對于海龍申請注冊“溫州人”商標的行為頗感不滿。“‘溫州人’不是一種產品,而是一種艱苦創業的精神,我作為一個溫州人在情感上很反感。”在長春經商多年的溫州籍商人劉先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