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破國外礦石供應商的壟斷,滿足國內生產需求,中國企業加速走出國門尋找資源成為業內共識,但首鋼和中鋼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并沒有像中鋁收購力拓那樣順利,繼中鋼“敵意收購”澳鐵礦石公司遭強硬抵制后,首鋼也在澳洲吃了閉門羹。
昨日首鋼控股的首長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長國際”)宣布,澳洲收購委員會認定,首長國際有關通過收購澳洲吉布森山鐵礦公司約19.7%權益交易,違反了2001年澳洲企業法案,因此已做出取消首長國際收購吉布森山鐵礦股份的決定及期權交易。這是首長國際對于收購受阻的首次正式表態。
今年1月31日,首長國際宣布,以每股2.6澳元、總計約2億澳元(約合13.79億港元)的價格,從俄羅斯富翁烏斯馬諾夫旗下控股公司Gazmetall手中,收購吉布森山鐵礦公司9.74%的股權,同時,首長國際還購買了Gazmetall另外持有的吉布森山鐵礦9.98%股份的選擇權。
除首鋼在澳大利亞收購受阻外,我國另一家鋼鐵企業中鋼在澳大利亞的收購中也遭強硬抵制。與首鋼的收購遭受澳大利亞收購委員會否定不同,中鋼的要約收購雖已通過了澳大利亞投資審核委員會的批準,但卻陷入到與被收購公司的討價還價中,很難在短時間內收購成功。
對比中鋁此前收購力拓的迅速成功,我的鋼鐵網鋼鐵行業分析師徐向春認為,雖然我國鋼鐵企業急于尋找海外資源,但海外收購是一種很復雜的交易,并存在很大的風險,中國鋼鐵企業應該學習中鋁,在聘請國外著名投行的同時,引進美鋁這一合作伙伴,以減少摩擦和阻礙,并且在收購中提出不謀求控股,以打消對方的疑慮。
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凌則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被動局面,主要還是由于國內企業在知識和經驗準備方面存在不足。他表示,現階段中國資本市場的運作并不十分規范,導致國內企業的股權轉讓程序與國際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國內資本運作的既有經驗在國際上往往是行不通的。
聯合金屬網鐵礦石分析師杜薇表示,很多國家都有對本國資源的保護政策,對于澳大利亞來講,此前很少涉及到這些大規模的收購,19.9%的股份問題更是在中鋁收購力拓后被頻頻提起。同時杜薇表示,中國鋼鐵企業不能盲目投資海外,必須要弄清當地的政策、投資環境以及稅收情況。
部分沒有成功礦山收購案例
2008年4月 首長國際收購吉布森山鐵礦公司9.74%股份
2006年8月 首長國際收購亞洲鋼鐵72.6%股權
2005年9月 五礦集團45億美元收購加拿大諾蘭達100%股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