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有望成為中國第四大經濟區
經國務院批復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于8月20正式公布。這份由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組織編制的“中國第一個由國務院正式批復”的地區性發展規劃提出,未來要將東北地區建設成為中國綜合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重要經濟增長區域,并確立了“四基地一區”的目標定位。規劃還提出將“依托大連商品交易所,大力發展期貨貿易,建設亞洲重要的期貨交易中心”。 伴隨著東北地區的全面振興,東北經濟區有望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之后,成為中國第四大經濟區。
10至15年振興東北經濟
《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以“一條主線”、“六個加快”為核心展開,即:以促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為主線,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加快結構調整與升級、加快區域合作進程、加快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發展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政府期待將經過10年到15年的努力,實現東北地區的全面振興。
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副主任劉鐵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規劃》首次提出了振興戰略的總體目標,勾畫了建設“四個基地和一個保障區”的設想,即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國家重要商品糧和農牧業生產基地,國家重要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基地,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區”。
擴大與俄遠東地區合作
在談到東北振興過程中加大對外開放和合作問題時,國務院振興東北辦主任張國寶說,東北振興要依靠進一步的擴大對外開放,并且為此專門制訂了36號文件。
張國寶說:“在東北的對外合作當中,在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胡錦濤主席在上合組織會議上,和普京總統會晤當中提到的第四點,就是要加強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規劃的銜接。”
內蒙古東部納入東北
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副主任劉鐵男說,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的六大特點之一即擴大規劃區域范圍。《東北地區振興規劃》規劃范圍包括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土地面積14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2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