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眾(上海)企業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眾”)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杜梅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目前公司以TPA形式為中國醫療企業提供服務,但還是希望通過直接投資、成立保險公司的方式參與中國保險業,“我們最快將在2011年上半年獲得中國保監會的牌照”。
康眾是WellPoint、Combined Benefits Management、Premera藍十字、愛達荷州藍十字這4家美國健康險公司抱團組建的WPMI公司在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商業實體,主要為中國保險公司提供理賠處理、風險控制等服務。此前,瑞士再保險也在中國成立了一家全資TPA機構——北京鵬瑞咨詢服務公司,為保險公司、醫院、保單持有人和雇主提供第三方管理服務。
所謂TPA介入醫療健康保險的模式是指:保險公司與TPA簽署協議,委托TPA為被保險人提供醫療費用理賠管理工作,當被保險人接受住院治療時,醫院首先通知TPA,TPA對醫院的診斷及醫療費用預算作預審核,醫院在TPA的預授權下開展治療活動,當被保險人出院時,醫院將醫療費用清單傳輸到TPA,經審核同意后直接結算醫療費用,無需被保險人支付現金。
實際上,保險公司是將健康保險業務的后臺處理(主要是醫療服務管理、客戶服務和理賠處理)外包給TPA,根據保單數量和服務范圍,向TPA支付一定比例的服務費用。
有資深保險業人士指出,TPA是一種淺層次的合作,在短期內難以解決過度醫療和過度用藥的根本性問題。要降低賠付率還要寄希望于保險公司和醫院的股權合作。
與上述兩家外資巨頭不同,DKV選擇了直接參股中國健康險機構的方式。作為中國人保健康險外方股東,目前DKV持有其19%的股份,并直接參與該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產品設計。
外資機構短期內難有作為
“受制于業務發展模式,外資短時間內要在醫療健康保險市場上有所作為難度很大!弊蛉眨kU業資深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他同時指出,與外資保險機構相比,中資壽險公司才是專業健康險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
中國人保健康險上海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盡管外資險企在歐美具有很強競爭力,但是中國的保險、醫療機構對其缺乏認知度,獲得業內認可尚需時日。
中資壽險公司可以通過附加險的形式,向消費者提供健康險服務,給專業健康險公司展業制造了不少麻煩。該負責人稱,“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是健康險在中國仍處于起步階段,需要解決和攻克的難點還有很多!
但不少保險業專家仍對專業健康險公司發展寄予厚望。大部分被訪者認為,專業健康險公司在為保戶服務過程中是自身利益的維護者,更是保戶利益的維護者。在提供健康醫療保障同時,還為保戶提供細致的健康管理服務,提供防病、治病全程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