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專賣加速直營挑戰百貨業
中國躍居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未來260億美元時尚消費市場預期,使珠寶、名表、高級服裝等專賣加速開拓直營連鎖店,與百貨商場分食時尚消費商機。來自昨日時尚品分銷模式高峰論壇的消息稱,中國時尚品牌暫難撼動百貨商場的銷售主渠道地位。
時尚品連鎖專賣店興起
昨日,在時尚品分銷模式高峰論壇上,西班牙著名服裝零售商ZARA中國區負責人向記者透露,ZARA上半年將在北京增開兩家專賣店。本土的服裝、珠寶、名表等品牌零售商也加速在購物中心設立專賣店,或者在商業街發展獨立的自營店。北京白領時裝有限公司總經理苗鴻冰表示,今年將在華貿商業街、新三里屯等商業區開設多家大型專賣店。
名表制造商深圳飛亞達旗下“亨吉利”名表專業連鎖也在大力拓展門店,今年將增開10-15家門店。主營金銀飾品銷售的上海豫園商城,以及中國鉛筆子公司老鳳祥,也在拓展零售網絡。
直營專賣與代理并行
今年3月底剛退休的原商務部部長助理黃海昨日告訴記者,商務部近日做出的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時尚品的消費是農村消費、城市社區便民消費外,擴大內需的第三個重點方向。有關資料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國,未來10年其銷售額可達到260億美元,巨大的消費市場促使品牌自建渠道擴張。
與白領時裝堅持只設直營專賣店不同,大部分品牌零售商采取直營專賣與百貨專柜并行推進的戰略。在北京,美國服裝品牌Esprit一方面在中友百貨、當代商城等商場設立專柜,另一方面在金源新燕莎等購物中心開設直營專賣店。據了解,目前,百貨商場里的專柜大部分都是各區域的品牌代理商負責。
Esprit中國公司總經理沈文峰認為,中國的百貨商場實質上更像一個商業地產增值商而不是消費品零售商,連鎖專賣店有機會在百貨商場之外爭取渠道。
百貨商場主渠道難撼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服裝、珠寶、名表類市場品牌分散,不像家電品牌集中度高,短時期內很難出現類似國美、蘇寧等大型的專業連鎖企業。沈文峰表示,目前,中國的服裝市場品牌比較分散,沒有一家企業占有1%以上的市場份額。
王府井百貨集團總裁劉冰指出,品牌零售商采取直營可以及時掌控市場信息、有效塑造統一品牌,同時也面臨單一品牌影響有限、經營控制成本高等問題。
“各種連鎖專賣店的興起作為業態細分化的一種表現,是商業市場發展的必然,它將促使百貨商場對市場進行細分、尋求差異化定位”,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萬文英表示,連鎖專賣店會自然分流傳統百貨商場的部分客流,但不會顛覆百貨商場作為時尚消費品的主渠道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