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商機中發現出的新財路來源
2010年,上海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達310萬人,其中九成以上將居家養老。難題接踵而至:很多老人住在多層住宅的頂樓。爬樓梯,將是一件越來越吃力的活兒。
給多層住宅加電梯———類似呼聲最近不斷見諸媒體。有人稱:這很可能掀開我國舊建筑的新商機。
喜新厭舊是人的本能,當“舊”夠不上古董收藏級別時,很多人對“舊”東西就開始了嫌棄。假如換種眼光看,像舊樓配新電梯一樣,“舊”物品中也孕育著豐富的商機,“舊”商機發新財完全有可能。
舊樓裝電梯,物業獲保值
同樣在市中心,帶電梯的多層公寓比同區域的普通多層住宅,每平方米售價差別可達近萬元,以50平方米計,單套差價可達近50萬元。同樣在市中心,有電梯的多[cye.com.cn]層住宅相比沒電梯的多層住宅,兩室戶年租金相差3萬多元。
舊的多層住宅配新電梯,不僅給業主帶來了方便,物業還得到了保值甚至升值。
舊樓翻新,在日本、美國、德國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已經是一種成熟的房產開發模式,目的是讓這些老舊的建筑與時俱進,不至于因為內部設施落后不能滿足居住需求而掉價。
在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家,當舊住宅不再能滿足人們的居住要求時,如果因為種種原因不能進行拆遷,或是拆遷重建的收益較低,在相關法規政策的保護下,由非營利性的社區組織主導,由開發商對原有的建筑、綠化、道路、市政等進行改建、翻新,從而改善小區的環境景觀和居住品質。這樣做,業主和開發商雙得利:開發商賺了工程錢,業主的物業增了值,租金得以提高。
連鎖反應還將波及別墅。由于我國人多地少,尤其是京、滬等大城市的別墅往往是占地面積小、往空中發展,因此獨立別墅也有三四層高,疊加別墅造到六七層高,同多層住宅相差無幾。而別墅擁有者大多經濟條件優越,隨著年歲增長,他們也會希望在別墅中裝個小電梯,而10多萬元的電梯設備費在他們看來應該不成問題。
電梯商自然喜笑顏開,開發商也有好處。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再加上土地政策的變革,今后,開發商拿新開發用地建設新房將會越來越難。一些在土地市場上沒有機會并且具備一定眼界的開發商將會把眼光轉到舊樓翻新、社區改造上面,有專家已經預示,舊樓翻新將是樓市的一個新熱點。
舊樓作新用,身價不一般
虹口區沙涇路周圍有一大片老式石庫門房子。雖然說,決定房產的價值很大因素是“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還是地段”,但就算是住在一級地段南京路上,假如房屋已有五六十年歷史,內部設施老化破舊,連抽水馬桶也沒有,生活的舒適性還是大打折扣的。不久后,這個區域的很多居民有望改變生活。
這塊區域已被劃入1933老場坊創意集聚區,有關部門可能向居民租石庫門建筑,然后將它們改建成藝術家的工作室,兩室戶的租金有望達到6000元左右。居民用其中的四五千元錢,可以在周邊的新建筑中租到舒適的三房,每月還能節余一二千元錢,等于家中多了一個人掙錢。這種模式在另一個創意集聚區田子坊已經廣泛使用,田子坊的居民由此荷包鼓了很多。 舊樓作新用,帶來的商機讓人刮目相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老廠房、老倉庫變身創意集聚區。原來老廠房、老倉庫出租,每平方米日租金只有三五角,如今市中心的創意集聚區房租快趕上甲級寫字樓了,每平方米平均日租價在5元左右,最高的達8元。
收拾舊考卷,通過有保證
“月考恥,猶未雪;中考恨,何時滅!……待從頭,收拾舊考卷,朝重點!”
這是一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憤然寫下的《滿江紅》詞中的兩句。乍看到這首詞,頗為好笑:考重點中學或重點大學,怎么著也該是精讀教材琢磨透知識點,舊考卷有什么用啊?
有用。美國校園流行的一本名叫《作弊指南》小冊子中列出的,最省力的作弊就是:尋找舊考卷。“如果能找到所選課目上一年級的試卷,一切就簡單多了。即使卷面會作一些改動,學生也會輕而易舉地押住考試的重點。”
從舊考卷中,首先可以揣測老師的出題思路。家住閔行區陳先生的兒子平時測驗成績不怎么的,但到了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成績就像換了個人考出來的。原來家教老師另有一功:臨近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時,會反復思量兒子該學期的考卷,并詢問歷次測驗班級、年級的成績,從兒子舊考卷上的錯題以[cye.com.cn]及學生的成績中可以看出,哪些知識點學生并沒有弄懂弄透,老師在期中或期末考卷中肯定還會再測這些知識盲點的,于是有針對性地重點輔導,結果,陳先生的兒子考試成績便突飛猛進。
舊考卷“練兵”最顯示真狀態。中考、高考臨近,老師會把前幾年的考卷拿來,讓學生做一遍,目的是測測學生考上大學或重點高中的可能性多大。在考試書店,高考、中考歷年考卷匯編是賣得最火的,幾乎每個面臨中考或高考的學生家長都會抱回厚厚一摞。
幸運的話,中考、高考的作文題有時竟也與舊考卷“撞題”,這被學生、老師和家長稱之為“額角頭撞到天花板”。今年高考作文題是“必須跨過這道坎”,巧的是,南匯區今年一月[cye.com.cn]下旬舉行的初三期末統考作文題就是“越過那道坎”,虹口區一所重點中學去年的期末考作文題是“邁過那道山”,它們都與高考作文題的立意基本相同。
無巧不成書,今年中考的作文題是“記住這一天”,而2006年徐匯區的中考模擬卷作文題是“還記得那一刻”,兩者的立意又有相似或相通之處。當許多高中畢業生和初中畢業生獲悉讓他們在考場上抓狂的作文題原來早有相似的舊考卷時,不由得在網上懊惱發帖:“我汗!早曉得事先寫好,讓老師精心修改,再背個滾瓜爛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