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資金謀劃投資臺房地產
昨日下午,包括潘石屹、馮侖在內的8位中國內地地產領軍人物赴中國臺灣尋找地產投資機會。在外界津津樂道這些內地地產大腕總計近1000億元人民幣身家的時候,中國臺灣地產人士則表示100億元人民幣就可以催熱當地房地產。
實際上早在2006年,中國臺灣資深地產專家蔡為民就嘗試把內地的資金引入臺灣。當時蔡為民希望以“臺商回鄉置產”、“中國內地人赴臺觀光”為名,組織上海及其周邊地區的人士赴臺投資房地產。蔡為民全力推介位于知名景點阿里山腳下嘉義縣的“亞洲未來城”。但是受多方因素影響,成交量很不理想。
不過,蔡為民的舉動卻打開了兩岸房地產投資交流的大門。此后無論是房地產專業人士,還是普通的房地產投資人士都紛紛涌入中國臺灣市場,期望能夠抓住投資中國臺灣房地產的機會。
聚集八大地產大亨
此番中國內地地產大腕高調亮相中國臺灣,不能不說是一次突破。如果仔細看一下這份名單,就會發現這確實包括了幾乎全部的中國內地地產界的頂尖公司。這其中包括,SOHO中國主席潘石屹和執行長張欣、廣州富力地產董事局主席李思廉、北京萬通地產董事局主席馮侖、雅居樂地產CEO陳卓賢、棕櫚泉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偉與執行董事楊蓉蓉、建業地產董事長胡葆森等。在訪問團成員中,除了馮侖去年11月前往中國臺灣參加過兩岸房地產論壇外,其他人都是首次赴臺。
之所以中國內地地產大腕組團赴臺,主要是因為中國臺灣將對中國內地資金投資臺灣地產松綁。據悉相關規定將更加開放。其中包括,不用資金證明,可以向中國臺灣地區金融機構貸款50%等多項措施,但是這些措施只限購買商用地產。
兩點吸引投資者
據悉,中國內地房地產大腕們除考察臺北、臺中等大都會商業地產外,還將赴墾丁、澳底等地考察參觀。其中比較惹人矚目的是臺北桃園機場地區的商業物業。
目前,中國臺灣地區地產市場對內地投資者的吸引力主要來自兩點:第一是相對較低的利率,第二是商業物業增值潛力。譬如臺北甲級寫字樓相比上海便宜1/3至1/2。而銷售數字也證明了這一點。去年中國臺灣地區大型商業物業創下1000億新臺幣銷售額,而島外資金占到了50%。這說明投資人還是普遍看好中國臺灣地區房地產市場的增值空間。
分析人士強調,雖然中國內地地產大腕組團赴臺灣地區看房,但是在投資方面不太可能做出實際行動。兩岸資金和地產的互動受政策影響頗大,如果政策不能出臺,那么一切投資行為都顯得冒進。不過,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內地資金進入臺灣市場是遲早的事情。
馬英九在競選中國臺灣領導人時提出,當選后將開放中國內地資金投資島內房地產。馬英九勝選后,島內業界和媒體高度關注和期待中國內地資金入島,為中國臺灣經濟發展注入一股活水。
預計,中國內地投資中國臺灣地產的主要力量除了內地地產大腕外,上海地區50萬臺商亦是最大的投資人群。
去中國臺灣樓市你準備好了嗎?
實際上,在中國內地沒有房地產概念的時候,中國臺灣地區的房地產行業已成型。而目前中國臺灣地區房地產已經非常成熟,價格波動不大。有專家聲稱,中國臺灣地區惟一在未來有可能帶來利潤的僅是商業地產項目。
因此即便完全突破政策性壁壘,大規模出現“中國內地地產商建房給臺灣人住”的可能性不大。正因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認為馮侖、潘石屹等內地地產大腕撲向中國臺灣地區的行為,僅僅為的是能夠增加一次獲利的機會,而非把寶押在中國臺灣地產市場。那么對于欲投資中國臺灣地區房地產市場的人士,我們不得不提出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進入中國臺灣地產市場,你準備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