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軍:“咱這個魚宴魚做法要一百多種,制成菜譜以后,客人自己點。”
記者:“主要以什么魚為主?”
張小軍:“主要還是以咱養的羅非魚和鯧魚,咱洽川的黑烏鯉!
雖然推出了魚宴但是張小軍的生意并非想象中那樣興旺。
記者:“這邊的人脈跟那邊相比的話,他是不是還是有很大差距?”
張小軍:“還是有些差距!
記者:“多大的差距?”
張小軍:“大部分人是沖著景點旅游來的,這個地方有些人還不知道!
看到張小軍投資300萬元建起的山莊始終都沒能火起來,團結村一些也想發展垂釣燒烤農家樂的養殖戶,放棄了發展農家樂的想法,又專心養起了魚。
2007年,這個叫王中朝的人在村里開了一家特色魚專賣店,專門從養殖戶手里收購黑烏鯉魚和黃河鯰魚進行暫養,然后再零售給莘里村的農家樂。
活魚經營戶王中朝:“這是咱當地的特色魚,就是黑烏鯉!
記者:“這種魚一般生活在什么地方?”
王中朝:“它就生活在蘆葦蕩里,蓮菜池里都有。”
生意最好時,王忠超一天要給農家樂老板供應2千多斤魚。
記者:“有牙齒有舌頭!
王忠超的妻子:“我都沒這么看過。”
王中朝:“你看這魚嘴有多大,有半斤重這么長的鯽魚,一口可以吞下去了。”
記者:“你這一條魚,現在能賣多少錢?”
王中朝:“這條魚將近10斤重,按一斤20元錢算,就要賣200元錢。”
現在處女泉附近的農家樂已經有130多家,一年接待游客20多萬人,農家樂消費的魚90%來自團結村,團結村的魚通過游客在外打出了名氣,他們養殖的草魚、鯉魚、鰱魚又賣到了臨近地區和山西、河南、甘肅等外省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