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金融實力向亞洲傾斜 中國潛力尤大
信貸危機或促進中國金融業并購,零售銀行和保險業最為活躍——
盡管最近的信貸緊縮導致今年一季度亞洲市場不穩定性增加以及大宗并購交易暫緩,但根據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注:內地名為普華永道)昨天(5月1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81名接受訪問的亞洲金融機構主管中,44%的受訪者認為這次信貸危機反而可能增加亞洲尤其是中國的并購量
未來三年中國金融并購活躍
普華永道認為美國發生信貸危機后,金融實力的平衡正向亞洲傾斜,中國增長潛力尤大。該報告預計,接下來的三年里,中國將是金融并購最為活躍的地區。
事務所合伙人陳偉棠分析,亞洲各國GDP增長強勁,富裕的消費階層不斷增加,這為金融服務業未來的并購活動創造了無限的商機。中國的龍頭企業目前已累積了足夠多的資金,有能力從管理、業務多元、地域擴張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具備并購的實力和動力。他認為,金融并購將尤為突出。“各家銀行和保險公司都在努力將自身打造成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提供商,其中一些大型的企業更是迅速在各地區、各業務上提供全面服務。”
零售銀行、保險業并購活躍
調查同時指出,零售銀行業將成為并購活動最多的行業。幾乎一半的亞洲零售銀行稱有望在未來一年內進行重大并購,超過75%的零售銀行稱5年內會參與并購活動。人壽保險是目前并購最為活躍的行業,在受訪的壽險公司中,83%的公司在過去3年中達成過并購交易。
普華永道分析,近年來,商業銀行成為并購的重點,但由于區內消費者積極儲蓄和進行投資財富,所以并購目標可能會轉向零售銀行業務。5年后,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和私人銀行可能會成為主要的并購目標。
宏調緊縮不影響金融并購
報告顯示,雖然受訪者顯示出企業對長期抱有樂觀的態度,但是部分亞洲市場監管改革步伐緩慢仍然是受訪者擔心的問題。初步顯示由于全球信貸緊縮仍在蔓延,各國監管機構可能會暫時擱置開放市場的進度。
然而,在普華永道看來,中國表現積極,繼續推進部分改革進程。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最近宣布準備一系列包括股指期貨、保證金交易和證券借貸等金融工具的啟動,為市場注入強心劑。
陳偉棠認為,目前的宏調緊縮政策不會過多影響金融并購步伐,他相信政府是希望看到金融業積極并購從而健康發展的。他指出,相對于宏調,從業人員的素質更加制約中國金融業發展,人員水平亟待提高,金融機構也要成熟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