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重傷:直接經濟損失670億元 四川省經委正對受災企業“摸底”,隨后將制訂重建實施意見,包括多項支持政策
汶川大強震注定要成為四川企業界刻苦銘心之痛。
《每日經濟新聞》昨日獲得一份截至5月18日黃昏的統計顯示,四川至少有超過14000家工業企業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670億元,其中工業企業重災區集中在德陽、廣元、綿陽、等地。
“從大企業到小企業,得到一個準確的數字,還需要一段時間”,昨日四川省經委參與摸底四川企業受災影響的人士透露,“摸清家底”后,將制訂工業災后重建實施意見,其中包括多項支持政策。
川企“重傷”
全省14207家工業企業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670億元,死亡1387人,受傷9798人。
劍南春損失10億元;
龍蟒集團損失10億余元;
藍星機械廠房和機器設備損壞嚴重,房屋受損共計43幢;
德陽經濟開發區企業有大量房屋出現裂縫,正在檢修;
東汽漢旺本部受災嚴重,辦公大樓、葉片數控加工中心等17幢廠房和宿舍倒塌;
東電墻體普遍裂縫,廠房基礎、設備基礎、設備部件損壞,精度受損;
全市(德陽)全市工業企業絕大部分停產,主要人力物力投入搶險救災。
上述公布在德陽市政府公眾信息網上的統計信息,不過是汶川大地震后川企“重傷”的一幕。
在國新辦昨日召開的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說,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給災區的通信設施和工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破壞。
奚國華指出,據不完全統計,有線交換局受損616個,無線基站累計受損16507個,傳輸光纜損毀10960皮長公里,造成四川重災區7個縣城及眾多鄉鎮與外界通信中斷。四川、重慶、甘肅等省市工礦企業在地震災害中蒙受巨大損失。四川全省有14207家工業企業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670億元,死亡1387人,受傷9798人。
《每日經濟新聞》從確切渠道獲悉,截至5月18日黃昏,在上述統計數據之外,四川工業企業企業間接經濟損失超過640億元。據四川省統計局數據,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實現生產總值(GDP)2555.5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213.2億元。對比兩組數據,本次汶川地震的經濟損失超過了一季度四川第二產業增加值。
|